美国军工复合体彻底傻眼:中国稀土“断供”,美军武器将“无米下锅”?

admin 2025-08-09 07:33 产品展示 153

美国几家主要的国防承包商,近来日子过得艰难。无人机零部件交货拖延,导弹红外传感器所需材料库存拉响警报,就连他们每天的例行晨会,都把清点稀土库存列为头等大事。这番景象直接指向一个事实:美国自诩强大的军工供应链,其核心命脉正被远在大洋彼岸的力量牢牢控制。

稀土利剑出鞘

这一切,源于今年4月中国一项新的出口管制规定正式生效。这项新规并非泛泛而谈,它明确管控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这些都是军民两用关键物项。规定要求,凡是出口这些物资,都必须提交最终用途证明。

审批过程则有严格区分。民用领域,比如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申请磁铁,审批速度通常很快,几天内就能通过。然而,一旦申请涉及军工用途,企业就得提供详细的产品图纸、生产现场照片以及客户清单。这类申请的通过率,几乎是零。有西方磁铁贸易商亲身证实,他们的民用磁铁订单顺利获批,但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订单,要么被直接驳回,要么就被无限期地推迟。这清楚表明,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已精准打击军工领域,机制运作得全面且有效。

库存告急响警报

美国军工产业链的脆弱性,在这次管制中完全暴露。数据分析公司Govini的统计显示,美军目前使用的1900种武器系统里,超过8万个部件对中国受控稀土矿产存在依赖。F-35战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单机就消耗417公斤稀土,其中高温涡轮磁铁必需的钐、镝、铽,供应完全来自中国。

新规实施后,钐的价格直接暴涨到正常价格的60倍,导致所有耐热磁体成本大幅增加。中小型无人机制造商成了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这些企业通常只保有数月的库存,且缺乏供应链管理经验,现在都面临停产风险,订单交付已推迟两个月。意大利防务公司LeonardoDRS的首席执行官比尔・林恩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公司用于导弹红外传感器的锗库存只剩下“安全水平”,如果今年下半年供应无法改善,生产将受到影响。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副总裁达克・哈德威克无奈地表示,企业和协会天天讨论这事,可谁也拿不出解决办法。美国国防承包商如今每天早会,第一件事就是固定盘点稀土库存。

多方尝试皆碰壁

五角大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想了不少应对办法,可效果都不理想。首先是寻找替代矿产。美国空军实验室尝试用铈、镧来替代镝、铽,结果磁能积下降了20%,直接影响导弹制导精度。另一种钆-钐共掺方案,最快也要到2027年才能实际应用,远水救不了近火。

既然技术替代不成,那就投资建设自己的精炼厂。MPMaterials公司拿到国防部4亿美元补贴,用来扩建磁体厂。然而,他们稀土分离后的纯度只有60%,与军工级要求的99.99%标准相去甚远。即便原计划今年投产的量产线顺利运行,也只能满足美国3%的需求,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

自己搞不定,那就从第三国购买吧。但中国早已预判了这一招。中国通过缅甸克钦邦矿山,掌握了全球40%的镝供应。2023年,中国以“环保整顿”为由,暂停该地稀土入关,国际镝价当天就暴涨70%。而且,任何替代方案中的稀土,最终都绕不开中国的分离厂加工,所谓的“供应链转移”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比之下,欧盟的应对方式,更凸显了美国的困境。今年6月,德国大众获批从中国包头稀土园区采购磁体半成品,但合同里特别注明“不得转售美国防务承包商”。一旦违约,不仅要支付20%的罚金,还会面临断供。同期,美国通用、福特通过白宫渠道拿到了临时出口许可,不过也仅限于汽车电机,军工订单依旧被排除在外。

死结难解

五角大楼去年就下达指令,要求在2027年前彻底淘汰中国磁体。然而,现实的残酷摆在眼前:一旦库存耗尽,生产线就得停摆。

美国稀土产业如今已陷入绝境。在稀土这场博弈中,美国军工被中国卡住了脖子,短期内恐怕很难找到突破口。这让人不禁思考,当核心原材料被掌控,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施展。掌握了稀土高地,就把握住了军工命脉,这个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看得真切。

上一篇:印度空军的宿敌要走了!60多年间,数百名飞行员因它牺牲生命
下一篇:火箭军神秘杀手锏东风100,至今很少显露真身,究竟是款啥导弹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