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大的派对,香槟都已经开了,整个北约都在庆祝一个“历史性时刻”——所有成员国,一个不落,军费开支总算都爬到了GDP的2%这条线。
特朗普隔着大西洋都忍不住发来贺电,高呼这是“西方文明的重大胜利”。
气氛都烘到这儿了,结果有人鼻子凑近了闻了闻,不对啊,这香槟怎么一股子酒精兑水的味儿?
这乐子可就大了。
原来,为了交上这份让美国满意的答卷,有些“同学”是真把家底都掏出来了,而有些,则在考试的时候悄悄把小抄塞进了袖子里。
你得知道,这2%的目标就像个梦魇,在欧洲上空飘了整整十年。
自打2014年定下这规矩,大伙儿就没消停过。
当年,西班牙、比利时这些国家,军费连GDP的1%都到不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佛系”。
直到特朗普上台,天天跟催债似的,这才让这帮欧洲老哥们把这事儿当回事。
可十年过去,真到了交卷的节骨眼上,人性的复杂,或者说智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先看“卷王”波兰。
这家伙简直疯了,军费直接飙到GDP的4.48%,换算一下就是差不多500亿美刀。
不仅如此,人家是实打实地花钱,一半以上的预算(54.5%)全砸向了武器采购,恨不得把洛克希德·马丁的仓库给搬空。
这架势,哪是搞国防,分明是在进行一场豪赌,赌桌对面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种近乎“自残式”的忠诚,把隔壁的波罗的海三国也给带起来了,一个个军费比例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蹿。
这种“好学生”的姿态固然感人,但转头看看教室后排那几位,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大师”。
比利时、西班牙、捷克、葡萄牙,这几个哥们儿,成绩单拿出来一看,不多不少,军费占比正好2.0%。
意大利和加拿大稍微“努力”了点,考了个2.01%。
这精准控分的能力,国内的学霸看了都得喊一声“佩服”。
这哪是交作业,这分明是在搞行为艺术。
就说比利时吧,他们的账本简直是年度最佳喜剧。
军费总额是达标了,可用来买枪买炮的钱,只占了区区14.5%。
那大头的钱去哪了?
一个叫“维修保障”的科目,吞掉了将近一半的预算。
这叫什么?
这就好比你跟你爸说要一万块升级电脑打游戏,结果你花一千块换了个鼠标,剩下九千全拿去吃喝玩乐了,最后跟你爸汇报说:“你看,电脑快多了吧?这都是高端维护的功劳!”
这波骚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糊弄学”。
希腊更是重量级选手。
他们干脆利落地把军人养老金给算了进去。
这么一来,人员开支占了军费的大头,高达58.4%。
这事儿让乌克兰媒体气得直跳脚,说这是北约的“耻辱”。
可我倒觉得,这恰恰是清醒。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让他们为了一个数字去掏空国库,牺牲国内的福利和民生,那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他们用这种有点“鸡贼”的方式,既给了美国人面子,又保住了自己的里子,这是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古老智慧。
这出大戏里最讽刺的角色,还得是总导演美国自己。
一边声嘶力竭地要求小弟们“加钱”,一边自己的军费比例,却从十年前的4%左右,悄悄降到了3.22%。
当然了,他家底厚,即便比例降了,那9800亿美元的绝对值,依然占了整个北约的65%,比所有其他成员国加起来还多。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最有钱的富二代,天天逼着大家凑钱搞班级建设,结果到头来,他自己出的钱,占他零花钱的比例反而变小了。
这2%的闹剧总算是收场了,可新的“大饼”又被画了出来——北约峰会宣言说了,2035年前,军费目标要提到GDP的5%。
我都能想象到比利时财政部长听到这消息时的表情了。
下次的账本该怎么做?
是不是要把军队食堂的伙食费、军犬的口粮,甚至是营房门口那两棵树的绿化费都算成“提升军队战斗生活品质”的国防开支?
你别笑,万一他们真这么干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