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的乱世里,隋唐十八条好汉的名号如雷贯耳,西府赵王李元霸的盖世神力更是流传千古。
可到了薛刚反唐的年月,也有十八位好汉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说他们的武力或许难及李元霸那般逆天,但论传奇色彩与过人本领,同样是举世公认的旷世奇才。
先前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讲完了前十二位好汉的故事,今天就接着聊聊这最后六位,看看他们各自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经历。
薛刚反唐的故事,在民间早就家喻户晓。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说书先生,还是流传至今的评书、小说,都把这段充满恩怨情仇、家国大义的历史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些好汉们或忠肝义胆,或武艺超群,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听众和读者无不热血沸腾。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六位好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故事里,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有家族传承的使命,更有在乱世中坚守正义的担当。
先说说这第十三条好汉,巾帼英雄武凤娘。
她可不是寻常女子,乃是大周梁王武三思的女儿。
武三思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在朝中权势滔天,武氏家族更是风光无两。
武凤娘自小就拜在冯月姑门下学艺,多年苦练下来,一身武艺十分了得。
她最擅长使用一杆盘竹银雌枪,枪法精妙,舞动起来银光闪闪,让人难以近身。
更绝的是她的毒镖暗器,出手又快又准,寻常人根本来不及躲避。
在古代,女子习武本就少见,像武凤娘这样武艺超群,还敢上战场冲锋陷阵的,更是凤毛麟角。
当年,武凤娘作为先锋,跟着父亲武三思征讨九焰山。
一到阵前,她便提着盘竹银雌枪冲了上去。
薛斗、吴奇、马赞这几位唐军将领,轮番上前应战,可没几个回合,都被武凤娘的长枪挑落马下,接连败阵。
就连后来的金枪驸马薛蛟,也没能在她手下讨到好。
武凤娘瞅准时机,甩出毒镖,薛蛟慌忙躲闪,虽没被镖击中要害,却也受了伤,只能赶紧逃走。
受伤后的薛蛟没了主意,好在有徐美祖指点,让他去请武凤娘的师父冯月姑来帮忙。
冯月姑得知徒弟助纣为虐,心中不悦,便派了另一位弟子前往九焰山。
这位弟子手持雄枪,与武凤娘的雌枪正好相克。
两人交手没一会儿,武凤娘便招架不住,被打得节节败退,周兵也只好跟着撤退,唐军总算解了九焰山之围。
第十四条好汉,是罗家将的次子罗英
罗家在唐朝可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世家,从先祖罗艺开始,到罗成、罗通,再到罗英的父亲罗章,每一代都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罗英是越国公罗章的次子,母亲是李月英。
他还有个哥哥叫罗昌,兄弟俩性格截然不同。
罗昌性子火爆,像极了罗家祖辈那些勇猛的武将;而罗英则温和许多,遇事沉着冷静。
后来罗家遭了劫难,兄弟俩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分开。
罗昌一心想着报仇雪恨,埋头苦练枪法,到最后,他的枪法甚至超过了祖父罗通。
罗英则选择另一条路,他潜心钻研阵法,希望能靠智谋为家族出力。
虽说他只习得先祖罗艺传下来的七十二路罗家枪法,没能像哥哥那样在枪法上突破,但在阵法上的造诣,却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后来薛刚要破铁甲连环阵,这阵法十分厉害,士兵们身着铁甲,连成一片,冲锋起来如同铜墙铁壁,唐军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
薛刚没办法,只好亲自去请罗家兄弟帮忙。
罗英凭借着对阵法的深刻理解,和哥哥罗昌配合默契,一个布防破阵,一个冲锋陷阵,没几天就把铁甲连环阵给破了。
战后,罗英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九焰山,成为了九焰山五杰之一,继续为反周复唐的事业出力。
第十五条好汉,是银枪驸马爷薛蛟。
他的出身可不一般,是薛勇的儿子,两辽王薛丁山的长孙,按民间的说法,他还是上界丧门星官转世。
薛家在唐朝的地位举足轻重,可自从薛刚闯祸之后,整个薛家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薛蛟能活下来,全靠江淮侯徐敬业。
当时薛蛟被关在天牢里,徐敬业为了救他,不惜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徐孝思替换,这才让薛蛟逃过一劫。
之后,薛蛟逃到了卧龙山,由婶娘纪鸾英抚养长大。
纪鸾英对薛蛟视如己出,还为他请来了紫阳道人传授武艺。
紫阳道人是位得道高人,武艺高强。
薛蛟也十分争气,跟着师父勤学苦练,几年下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枪法。
他用的那杆银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舞动起来如蛟龙出海,威力无穷。
后来薛蛟认祖归宗,因为武艺出众,又有薛家血脉,被庐陵王李显看中,招为大驸马。
从那以后,他便跟着三叔薛刚四处征战,反周复唐,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胆识,成为了九焰山五杰之首,为薛家挣回了不少颜面。
第十六条好汉,是银枪小将勇薛斗
他是薛丁山的孙子,薛猛的次子。
薛刚闯祸后,薛家上下人心惶惶,薛斗和哥哥薛云为了避祸,被送到了锁阳城,由姑祖父窦一虎和姑祖母薛金莲抚养。
薛金莲也是位武艺高强的女将,她见薛斗是块习武的好料子,便亲自教他武艺。
一开始,薛斗跟着姑祖母学习枪法,进步很快。
可后来他听说自己的祖母陈金定善使一对铁锤,打起仗来勇猛无比,心中十分向往,便决定改练双锤。
窦一虎和薛金莲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反对,还四处寻访名师,为薛斗传授锤法。
那些名师都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薛斗在他们的指点下,锤法日益精进,一对铁锤使得虎虎生风,力道十足。
等到薛刚从新唐借兵归来,薛斗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热血,主动加入了反周复唐的大军。
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很快就成为了九焰山五杰之一,和薛蛟等人一起,为恢复大唐江山而战。
第十七条好汉,是世袭护国公秦方。
秦家也是大唐的功臣世家,从秦琼开始,世代忠良,为大唐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方是护国公秦英的长子,在大唐都城长安,他还有个响亮的名号,“五虎一太岁” 中的黄面虎。
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秦方不仅长得面色发黄,而且武艺高强,性格勇猛,在长安城里颇有威望。
薛刚闯祸后,不仅薛家遭难,秦家也受到了牵连,陷入了劫难之中。
当时叛军包围了秦府,秦方手持秦家祖传的瓦片金装锏,拼死抵抗。
那瓦片金装锏分量十足,秦方挥舞起来,威力巨大,叛军一个个被打得落花流水。
最终,他杀出重围,带着残余的家人,和罗昌、罗英兄弟一起逃到了兴唐山。
后来薛刚带着薛葵、白文豹来兴唐山请罗家兄弟破铁甲连环阵,秦方也在一旁观战。
破阵之后,汉阳王李旦的军师徐孝德找到了秦方,劝说他加入李旦麾下。
当时李旦和李显都是反周复唐的势力,但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
秦方考虑再三,觉得李旦更有谋略,能成大事,便答应了徐孝德,和罗昌、薛强一起,成为了汉阳王李旦麾下的大将,继续为反周复唐出力。
第十八条好汉,是一品夫人纪鸾英
她是薛丁山麾下大将纪龙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兴唐元帅薛刚,成为他的大夫人,还是金锤无敌将薛葵的母亲。
纪鸾英不仅出身将门,自身也颇有胆识和武艺。
当年薛刚闯祸后,四处逃亡,走投无路之下逃到了卧龙山。
纪鸾英和父亲纪龙见薛刚虽然犯错,但本性不坏,又有反周复唐的志向,便收留了他。
可没过多久,武三思就得知了薛刚的下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卧龙山,还放火烧山。
纪龙为了保护薛刚和纪鸾英,拼死抵抗,最终战死沙场。
当时纪鸾英已经身怀六甲,看着父亲战死,心中悲痛万分,但为了腹中的孩子和侄子薛蛟,她强忍着悲伤,带着薛蛟从火海中逃了出来。
之后,他们躲到了一个偏远的村庄,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在村庄里,纪鸾英一边抚养薛蛟,一边怀着薛葵,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但她从未放弃,为了让两个孩子将来能有出息,为家族报仇,她四处寻访名师,请来各路高手教薛蛟和薛葵武艺。
薛蛟学枪,薛葵练锤,兄弟俩都十分刻苦。
等到薛刚从新唐借回百万大军,薛蛟已经成了手持银枪、万夫莫敌的勇将,薛葵更是凭借一对擂鼓瓮金锤,打遍天下无敌手。
而纪鸾英也没有闲着,她亲自披挂上阵,成为反周复唐大军中的第一员女将,和丈夫、儿子一起,为恢复大唐江山冲锋陷阵。
这六位好汉,虽然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都在薛刚反唐的乱世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本领和坚定的信念。
武凤娘虽为武氏族人,却也有着武将的风骨;罗英以阵法助力,尽显智谋;薛蛟、薛斗身为薛家后人,扛起家族使命;秦方在危难中坚守忠勇,做出正确抉择;纪鸾英则以女子之身,撑起一片天,既是慈母,也是女将。
在民间文学中,薛刚反唐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就是因为这些好汉们身上的正义、勇敢、忠诚,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热问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