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重修开放引热议,30天工期真能治本?
我昨天特意去了趟东湖公园,就想亲眼看看这个刚修了30天就重新开放的“星湖荷香”到底啥样。红砖琉瓦确实鲜亮,双龙柱也擦得锃亮,游客举着手机在诗词廊道前摆拍。但当我蹲下来细看地基边缘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修复速度,快得让人心里发毛。
恕我直言,这种“速成式修缮”根本是在赌。官方通报说彻底解决了地基沉降,可30天工期,连监测地基稳定的完整周期都不够。我咨询过搞建筑的朋友,类似古建地基加固,光是观察期就得一个月。现在倒好,围挡一拆就当万事大吉,万一再来一场大雨,这“古泉州十景”是不是还得再封一次?
更让我上火的是管理方的算盘。表面上说是“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实际上连个具体的后续维护方案都没公布。游客现在挤破头来打卡,等热度过去,万一出问题谁负责?有网友在本地论坛吐槽:“上次封闭前就说没问题,结果呢?”这种信任危机,可比地基沉降难修多了。
我仔细看了修复细节。那些影雕、阴雕确实精美,书法诗词也够风雅。但重点错了吧?把资金和精力都堆在表面文章上,却对最要命的地基问题轻描淡写。这就好比给危房刷层新漆,然后告诉你可以安心入住了。
不是我对官方有意见,但文物保护不能这么搞。泉州有多少古建筑等着修缮?要是都按这个标准,今天修明天坏,纳税人的钱岂不是打水漂?有那功夫把走廊诗词刻得花里胡哨,不如把地基监测数据摊开来给老百姓看看。
现在评论区肯定有人要骂我吹毛求疵。但你们想想,洛阳桥修了多久?清源山维护了多久?凭什么到东湖这就搞特殊?文物安全开不得半点玩笑,今天我们对30天工期沉默,明天就可能面对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想问问公园管理中心:你们敢不敢白纸黑字承诺,三年内绝不会再因地基问题封闭?敢不敢把施工验收报告公示出来?要是做不到,现在这波宣传热潮,迟早变成打脸的巴掌。
#怪有趣生活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