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洗盘和出货的区别:附判断公式,从此不被主力“收割”
在股票交易中,最让投资者头疼的莫过于分不清主力是在“洗盘”还是“出货”——洗盘是主力故意打压股价、清理浮筹,后续往往继续上涨;而出货则是主力偷偷抛售筹码,股价之后大概率下跌。两者表面都是“股价下跌”,但本质天差地别。今天我们就用“信号+公式”的方式,彻底讲透两者的区别。
一、核心区别:从“筹码动向”和“成交量”看穿主力意图
洗盘和出货的本质区别,在于主力是否“真正卖出筹码”。洗盘时主力只是“假摔”,筹码未减甚至偷偷增持;出货时主力则在“真卖”,筹码大幅减少。这一点会直接反映在成交量和股价走势上。
(一)洗盘的核心特征:“缩量下跌,支撑有效”
1. 成交量:越跌越缩量
洗盘是主力吓唬散户卖出,所以不会真的大量抛售。股价下跌时,成交量比前5个交易日平均量能缩小30%以上,且下跌过程中没有“放量暴跌”(单日跌幅超5%且量能放大50%以上)。比如某股从10元跌到9元,成交量从日均8000万降到5000万,说明抛压越来越轻,大概率是洗盘。
2. 股价:跌不破关键支撑位
主力洗盘不会让股价跌破自己的“成本区”,常见支撑位是60日均线、前期平台低点或上涨趋势线。例如,某股沿着20日均线上涨,洗盘时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就止跌,且均线依然向上,这是典型的洗盘特征。
3. 筹码:底部筹码未松动
洗盘时主力筹码锁定良好,筹码分布图中“底部密集峰”(主力建仓区域)没有明显减少,而上方散户筹码在减少(浮筹被清理)。
(二)出货的核心特征:“放量下跌,支撑失效”
1. 成交量:越跌越放量
出货是主力真卖,股价下跌时必然伴随成交量放大——要么是“高位放量滞涨”(股价不涨但量能暴增),要么是“下跌时放量”(单日量能比前5日均值大50%以上)。比如某股从20元跌到18元,成交量从日均1亿增至1.8亿,说明主力在趁机抛售。
2. 股价:跌破关键支撑位
主力出货后不再护盘,股价会跌破前期支撑位(如60日均线、平台低点),且跌破后“反抽无力”。例如,某股跌破60日均线后,反弹连均线都碰不到,说明支撑位已变成压力位,大概率是出货。
3. 筹码:底部筹码大幅减少
出货时主力会把底部筹码转移给散户,筹码分布图中“底部密集峰”明显消失,筹码向高位扩散(散户接盘后被套在高位)。
二、判断公式:用数据量化“洗盘vs出货”
单纯看特征容易主观,我们可以用公式将两者的核心区别量化。以下公式适用于通达信、同花顺等软件,直接复制即可筛选出“洗盘嫌疑”或“出货嫌疑”个股。
(一)洗盘判断公式(满足以下条件大概率为洗盘)
{洗盘判断公式}
CLOSE>MA(CLOSE,60);{股价在60日均线上方(未破主力成本区)}
VOL<MA(VOL,5)*1.2 AND VOL>MA(VOL,5)*0.8;{成交量围绕5日均量小幅波动(未放量出逃)}
REF(CLOSE,1)/CLOSE>1.03 AND CLOSE/OPEN>1.01;{单日跌超3%但收盘微涨(假跌后收回)}
HHV(HIGH,10)/LLV(LOW,10)<1.2;{10日内振幅小于20%(主力未大幅出货)}
公式逻辑:洗盘时主力不会让股价跌太多(60日均线上),也不会放量(避免筹码流失),偶尔大跌但能快速收回(吓唬散户),整体振幅小(控制节奏)。比如某股符合上述所有条件,且筹码底部未松动,基本可以判断为洗盘。
(二)出货判断公式(满足以下条件大概率为出货)
{出货判断公式}
CLOSE<MA(CLOSE,60);{股价跌破60日均线(主力放弃护盘)}
VOL>MA(VOL,5)*1.5;{成交量比5日均量放大50%以上(主力抛售)}
REF(CLOSE,1)/CLOSE>1.03 AND CLOSE/OPEN<0.98;{大跌且收大阴线(主力不护盘)}
HHV(HIGH,10)/LLV(LOW,10)>1.3;{10日内振幅大于30%(主力趁机出货)}
公式逻辑:出货时股价必破支撑(60日线),成交量放大(主力抛售),大跌后收阴(不再拉回),振幅大(制造波动出货)。比如某股符合上述条件,且筹码底部峰消失,基本可以判断为出货。
个人实操图:
有想知悉博主操作的朋友可以用VX扫下方二维码,每天9点更新短线策略及龙头方向(进出自由,无门槛)
三、实战技巧:3个“反套路”判断方法
公式能帮我们筛选方向,结合以下技巧能进一步提高准确率,避免被主力“骗线”。
(一)看“下跌后的反弹力度”
- 洗盘:下跌后反弹快,往往1-3天就能收回跌幅的一半以上,且反弹时“缩量”(说明抛压已轻)。例如,某股跌5%后,2天就反弹3%,且反弹时没放大量,说明主力还在。
- 出货:下跌后反弹弱,反弹幅度不到跌幅的30%,且反弹时“放量”(主力继续抛售)。例如,某股跌8%后,反弹仅2%就停滞,且反弹时成交量放大,说明主力在借反弹出货。
(二)看“盘口挂单”
- 洗盘:卖盘挂单“大而虚”(比如卖一挂1万手,但股价不跌),一旦散户跟风卖,挂单会快速撤单(主力不想真卖);买盘挂单“小而实”(偶尔出现小单买入,但股价抗跌)。
- 出货:买盘挂单“大而虚”(比如买一挂1万手,吸引散户买入),但股价下跌时挂单被快速吃掉(主力真卖);卖盘挂单“小而密”(小单持续卖出,避免引起注意)。
(三)看“消息面配合”
- 洗盘:主力会利用“中性利空”(如行业小利空、大盘回调)打压股价,消息本身不影响公司基本面(比如某消费股因大盘跌而下跌,但业绩预告向好)。
- 出货:主力会利用“利好消息”(如业绩预增、合作公告)诱多,在散户追涨时偷偷出货(比如某股出“利好”后放量不涨,就是典型的“利好出尽是利空”)。
四、避坑指南:最容易混淆的两种场景
(一)“放量下跌”不一定是出货
如果股价在上涨初期(涨幅低于30%),且放量下跌后“快速缩量企稳”,可能是主力“暴力洗盘”(快速吓出散户)。例如,某股从10元涨到12元后,放量跌5%,但次日就缩量止跌,且未破11元(前期平台),这是洗盘而非出货。
(二)“缩量上涨”不一定是洗盘
如果股价在高位(涨幅超过100%),缩量上涨且“阳线越来越短”(上涨乏力),可能是主力“诱多出货”(用少量资金拉股价,吸引散户接盘)。例如,某股从10元涨到30元后,缩量涨2%但阳线很短,随后突然放量下跌,就是典型的出货。
五、总结:记住“核心原则”不踩坑
洗盘和出货的本质区别,在于主力“是否想继续掌控股价”——洗盘是“暂时放手”(清理散户后继续拉),出货是“彻底放手”(卖完后不再管)。
用公式筛选+特征验证,就能避免80%的误判:
- 股价在60日均线上、缩量下跌、底部筹码未动安心持股(洗盘);
- 股价跌破60日均线、放量下跌、底部筹码消失果断离场(出货)。
最后提醒:没有100%准确的方法,公式和特征只是“概率工具”。实战中一定要结合仓位管理(单只股仓位不超过20%),即使判断错了,也能控制损失。掌握这些,从此不再被主力“忽悠”,真正做到“与主力同行”而非“被主力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