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28日的深夜,福州军区司令部那部红色电话机突然炸响。皮定均抓起听筒,周总理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传来:"老皮啊,明天你就去兰州报到!"电话那头顿了顿,"西北的防务,现在比天山上的雪还紧要。"
这个电话彻底打乱了皮定均的生活节奏。就在三天前,他刚带着部队在闽南搞完反登陆演习,作战地图还摊在办公室没来得及收。妻子张烽正在给他缝补磨破的军装袖口,小儿子还等着他周末教打靶。可军令如山倒,第二天天没亮,这个河南汉子就揣着半块硬馍上了飞机,连家里腌的辣酱都没顾上带。
兰州的情况比想象中更棘手。前任司令员刚调走,作战室里沙盘都落着灰。参谋们递上的布防图看得人直嘬牙花子——整个西北防区就像个漏风的羊皮袄,宁夏的装甲部队缺零件,青海的哨所连电台都是老古董。最要命的是,底下几个师长听说新司令要来,正忙着在机场排练欢迎仪式呢。
"搞这些花架子顶个球用!"皮定均黑着脸推开司令部大门,把捧着鲜花的文工团员晾在当场。他抄起作战处长手里的教鞭,哐当一声戳在沙盘阿拉善盟的位置:"明天开始,所有师级以上干部跟着我下连队。谁要是在办公室坐出茧子来,老子让他去炊事班削土豆!"
真正的考验是从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开始的。186团两个尖刀连的小伙子们,背着四十公斤装备走进沙海时,心里都在打鼓。白天地表温度能把胶鞋底烤化,晚上又冻得枪栓都拉不开。有个兵实在渴得受不了,偷偷喝了骆驼尿,结果被皮定均逮个正着。老爷子非但没骂人,反而把自己水壶里的存货匀给他一半:"龟孙,喝这玩意儿能治病?等打完仗,老子请你喝兰州的甜醅子!"
最绝的是有天半夜,皮司令突然让通信兵架电台,愣是把睡梦中的空军师长薅起来:"派两架歼-6过来,给我炸这些兔崽子!"原来他故意让部队在沙漠里生火暴露目标,就为检验防空反应速度。当飞行员报告找不到地面目标时,这个老狐狸蹲在沙丘后面嘿嘿直乐:"这才叫打仗嘛!"
生活上他抠门得像个老农民。有次后勤部长送来两筐临潼石榴,被他连人带筐轰出办公室:"前线哨所啃干馍的时候,你让我坐屋里吐籽儿?"转头就把水果送去海拔五千米的雷达站。底下人给他配的吉普车永远闲置,倒是从牧民手里换来的三匹河西走马,被他骑得毛都秃了——就为能钻进汽车到不了的山沟沟。
1972年冬天视察阿克塞时,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他看见牧民的帐篷破得漏风,当场把军大衣脱给老乡。回到军区就拍桌子骂娘:"老子当兵三十年没见过这光景!"第二天,整个司令部的军官都少了件棉袄——全让他派人打包送草原去了。老婆子张烽后来抱怨:"自家娃冻得流鼻涕,他倒把毛衣毛裤都捐了。"
最让苏联人头疼的是他搞的"人造山"改造。本来上级要求修建地面永备工事,他偏带着工兵往地底下钻。有回苏联侦察机拍到戈壁滩上突然冒出几十个"火山口",吓得莫斯科连夜开会。其实那是皮定均发明的下沉式导弹井,上面种着骆驼刺做伪装。他得意地跟参谋们显摆:"毛子要是敢来,老子请他们吃兰州拉面——管够管饱!"
四年间,这个倔老头走遍西北三十七万平方公里防区,亲手给每个边防连都修订过作战预案。有次累得在马背上打盹摔下来,醒来第一句话是:"刚才梦见刘帅了,他问咱西北大门锁结实没?"直到1973年调离时,兰州军区的战备等级已经让总参都竖大拇指。苏联驻武官在日记里写:"那个总戴着狗皮帽子的中国将军,把河西走廊变成了钢铁长城。"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