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军方曝称,已成功收复库尔斯克的一半被占领土,这场对东欧地区局势影响巨大的俄乌战争还在继续,俄、乌两国被迫沉浸在战争泥沼中拼死袭杀。
回想2022年初普京面向全球官宣的“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很明显是想在短时间内解决俄乌冲突的,可是西方势力的插足,致使现在俄方陷入被全方位封锁的尴尬处境。
哪怕普京和俄军方一再采取各种行动措施,但在国际世界看来,这只会让东欧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从一开始,这场冲突就是个错误。
对比普京和让俄方难以脱身的俄乌战争,近邻中国上世纪的对越、对印作战其实都是比较经典的案例,参考价值很大。
特别是1979年邓公刚复出不久时,面对试图起衅的越南、果断开打对越自卫反击战,雷霆之势便彻底把这个不安生的恶邻按倒在地、疯狂摩擦。
同样都是两个大国的最高领导,我们虽然都清楚普京比不上邓公,但两人在处理对外战争上到底有何差距,竟使得俄罗斯这等“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困顿难逃呢?
兄弟阋墙
追溯历史渊源,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上世纪末前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东欧国家,按照分家产的比例,两者分别是排头数的“大毛”和“二毛”。
但坏就坏在两者都是继承的前苏联的遗产,但乌克兰这个“二弟”在寻找国家未来的时候,更愿意依附于军事实力强大的北约和美国,而非继续待在俄罗斯之下当老二。
这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这个“二毛”理所应当跟着他这个“大毛”的号召走,毕竟都是亲兄弟,但看着二弟攀附上了西方霸权,它这个几次申请加入北约被拒的家伙自然分外仇恨。
再加上俄罗斯从“亲美”到“敌美”的转变,其实也是看到了北约等西方霸权国家对东欧地区的蚕食,以及对封锁、围困俄罗斯的强大决心。
于是,2014年,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联邦,此举是为了防止乌克兰投入北约怀抱后所敞开的东南防御,但有得必有失,此举也使得乌克兰更进一步地被西方势力所吸引。
2021年,乌克兰通过一项法律,允许英、美及部分东欧邻国在乌克兰境内进行军演,这毫无疑问是在挑拨俄、乌之间的敏感政治关系。
2022年初,俄、乌双边局势迅速恶化,刚开年俄方就纠集了数10万兵力陈兵俄、乌边境,“重兵犯边”的巨大恐慌感让乌克兰高层彻夜难眠,最后他们选择了增兵。
同年2月底,俄总统普京公开全球直播,宣布俄方将在近期对顿巴斯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行独立”的卢甘斯克、顿捏茨克两个共和国。
可是,明眼人都清楚,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这两个地方哪里是什么独立共和国,明摆着就是乌克兰东部所属的顿巴斯地带,俄罗斯这很明显的要开始对乌克兰下手了。
其实按照普京和俄军方高层的预订计划,俄方差不多在一个月之内基本上可以平定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地区冲突”,但可惜他们不仅低估了对手,还高估了自己。
乌克兰最开始的确节节败退,但在有了北约的背后支持后,开始与俄罗斯打的有来有回,后面甚至实现了反打,俄罗斯东部的库尔斯克被占领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再加上俄、乌双边局势之所以如此紧张,谁都清楚是西方世界从中搞鬼,目的就是让“大毛”、“二毛”两兄弟彻底分道扬镳,再无重现前苏联的可能。
这样,俄罗斯表面上是在与乌克兰进行国战,但实际上却是和包含美国在内的西方霸权势力对阵,当年的前苏联尚且解体,更何况现在只是继承了大半遗产的俄罗斯呢。
于是,俄罗斯几乎遭遇了除建国初期“休克疗法”时期的大动乱之外的、最大规模的国际困境,经济方面被全盘封锁,政治上也遭受重重打击,可谓是实打实的“多事之秋”。
持续了2年多的俄乌战争,如今已经是整个俄罗斯都最为头痛的事情,逼得普京不得不在2024年9月颁布增加军人编制的命令,其实也表明他们默认这场战争还要继续很长一段时间。
毫不夸张的讲,如今俄乌战争的泥沼死死的拉扯着俄、乌两个国家,归根到底还是普京在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上的优柔寡断。
考虑到普京在最开始的政治资历阶段,也曾有过申请加入北约的“西方梦”,很难不怀疑他在策划“特别军事行动”计划时,也在顾虑西方国家的看法和预期行动。
其实,虽然乌克兰军事实力整体不弱,但对上俄罗斯这个老牌军事“老大哥”,也是不太够看的,毕竟俄罗斯几乎是默认的全球第二的军事强国,当然抛开我们不谈啊。
假使普京在2022年初便和军方做好沟通,短时间倾尽全力占领整个乌东地区,北约国家很难为乌克兰提供实时军援,这不仅会大大减少俄军伤亡,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能够凭借短时间的“大胜”,进而在俄乌战场上获取更多的主动权。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战争前线和乌克兰打的有来有回,国际军事频道不时爆出来的双方伤亡,更是让俄罗斯在全球国家面前丢了大脸,因为它看起来貌似“很好欺负的样子”。
谁能想到,堂堂全球国土面积第一、军事实力全球前三的亚欧大国俄罗斯,竟然被俄乌战争逼得说出“可能动用核武器”的威胁话语,这更说明了他们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况。
只能说,俄罗斯之所以在俄乌冲突态势升级这件事上陷入如此被动和尴尬的境地,总统普京这个当之无愧的决策者,绝对是要承担最大责任的。
归根到底,我们毫不怀疑普京“大帝”称号背后的个人悍勇属性,但在处理地缘关系,特别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处理国土争端的应对上,他还是有点儿嫩!
对比普京在俄乌冲突上的重大决策失误,其实回看一些相似的战争,俄罗斯的近邻中国,其实在上世纪有着不少可以借鉴的经典案例,特别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邓公三句话,对越大反击
1979年,彼时邓公刚复出没几年,国内也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后开始刮起了“改革开放”的风潮,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西南边境,一直弥漫着紧张而敏感的边境态势。
印度、越南这两个西南邻国,都是十成十的恶邻,前者垂涎我们的皑皑葱岭,后者则试图将边境线往东北再挪一段距离,称得上是胆大包天。
拿越南来讲,别看人家国家小,但在背靠苏联的前提下,70年代是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侵袭,妄图实现现实意义上的“占地为王”,甚至还恶意侵犯邻国柬埔寨。
我们中国虽然当时不富裕,但和柬埔寨是朋友,看着越南猴子在边境地带肆无忌惮的行为相当来气。
面对越南方面的过火行为。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会如何反应,取决于越南的下一步走多远。”
只可惜越南方面似乎习惯了中方的“谦让”,在邓公提出警告之后,依然是派兵袭扰中越边境,甚至频率开始逐渐增多。
邓公看越南军方竟然如此不顾中方警告,于是立即开会,最终决定兵出中越边境,展开一场针对越南侵略者的自卫反击战。
在中央军委的作战会议上,邓公这个“转业”多年的军人,一语直点作战纲领: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和有限规模。
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很清楚,就是这次对越作战的名义是“自卫反击战”,那就要控制好影响和波及范围,既要让越南军队好好吃些教训,但又不能直接引发中、苏冲突。
于是,自1979年2月17日开始,军委指派广西、云南两军区兵分两路,东路指挥许世友,西线指挥杨得志,3月5号便得胜而还,几乎直捣越南首都河内。
这一场吓破了越军鼠胆的对越反击战,2月17号开始,3月15号全军退出越南境内,仅持续了28天,战争局限在越南北部地区,且达到了震慑西南边境宵小的进犯之心。
短短不到1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其实满满的都是邓公的军事智慧,特别是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敏感问题上,邓公无疑表现出了中国的强硬姿态。
反观普京,“特别军事行动”计划吹的牛皮震天响,现在却使得整个俄罗斯都处于被国际世界封锁、舆论攻击的不利之地,现在也并未看出有形势好转的迹象。
包括中国,其实对如今的俄罗斯也很是无奈,毕竟普京这个年轻人,当初在学习世界军事和政治史的时候,根本没有好好学过邓公的事迹,如今吃亏也是自作自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