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罕宣言:无偿归还沙俄抢占中国的所有领土,为什么当时苏联没有执行

admin 2025-09-18 11:54 产品展示 88

说起中俄之间的历史纠葛,很多人都知道沙俄那会儿对中国下手特别狠,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通过一堆不平等条约硬生生吞了中国大片土地。

总共算下来,大概1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块儿地儿相当于现在中国国土的六分之一,里面有肥沃的平原、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要是能全拿回来,中国的发展轨迹可能都不一样。

可惜,这些土地丢了之后,就成了老大难问题。1919年,苏联刚成立没多久,就通过一份叫加拉罕宣言的文件,公开承诺要无偿归还沙俄抢占的中国所有领土。

这事儿听起来挺振奋人心的,但现实是,这份宣言从头到尾都没真正执行。为什么会这样?

先得搞清楚沙俄是怎么侵占这些土地的。185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败北,签了《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地儿让给了沙俄。

这块区域叫外东北,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沙俄军队直接进驻,修堡垒、派移民,很快就消化成自己的地盘。

两年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又把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全划了过去,包括海参崴一带,这下子中国失去了到太平洋的出海口。接着,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涉及新疆西部,沙俄勘界队带着仪器测地,竖起界碑,中国边民只能往里撤。

1881年左右,这些条约加起来,让中国丢了那么多地。沙俄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帝国主义扩张,不讲道理,只认实力。清政府弱,列强欺负,中国老百姓遭殃,这些土地上原本的居民被赶走,资源被掠夺,留下一堆糊涂账。

十月革命后,1917年苏联成立,布尔什维克上台,列宁领导层急需稳固政权。苏联继承了沙俄的遗产,但也背了包袱,尤其是那些侵占领土。国际上,协约国还在干涉苏联内战,东方边境不稳,中国又在军阀混战中。

苏联想拉拢东方国家,切割沙俄的旧账,就开始发宣言。1919年7月25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列夫·加拉罕在莫斯科签署了第一份对华宣言。

这份文件通过电报传到中国南北政府,核心内容就是废除沙俄从1858年起和中国签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包括赔款、租界和领土割让。

宣言明确说,要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放弃庚子赔款,在华的特权一概取消。加拉罕这人,本来是孟什维克,后来转布尔什维克,外交经验丰富,这宣言是他代表苏联发的。

文件里还提到,苏联尊重中国领土完整,愿意和中国建立平等关系。这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看来,是个大好消息,北京的报纸争相转载,广州的孙中山政府也收到电文。

但这份宣言一出,中国北洋政府没马上买账。他们怀疑苏联有别的目的,毕竟苏联内战还没结束,红白两军打得火热。

苏联为什么这么做?说白了,就是自身弱小,需要外部支持。一战刚结束,世界乱成一锅粥,苏联想通过这种姿态,争取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同情,避免被协约国围堵。

同时,这也能帮苏联在国际上洗白,证明自己不是沙俄的延续。宣言不光针对中国,还废除了沙俄和日本、协约国的密约,条件宽松到没边儿。

但宽松归宽松,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一大堆。中国国内北洋政府控制北京,但南方有孙中山的护法政府,军阀各管一摊,谁也没法代表全国和苏联谈判。宣言发出去后,就搁浅了。

没过多久,1920年9月27日,苏联发了第二份宣言,加拉罕又参与了。这次内容基本一样,但中东铁路的归还改成了“通过谈判协商”。

为什么变了?苏联已经开始内战尾声,实力恢复了点,中东铁路是条重要交通线,从满洲里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运木材、矿石、货物,经济价值高。

苏联不想白白让出去,得谈条件。中国那边还是乱,北洋政府忙着镇压内乱,谈判没启动。

加拉罕这时候已经到北京当驻华代表,1920年3月他率团抵达,设使馆在东交民巷,但中方代表顾维钧他们内部意见不统一,文件交换来交换去,没结果。第二次宣言一发,北京街头贴布告,民众议论,但实际推进不了。

三年后,1923年12月,第三份宣言出来了,加拉罕在北京使馆宣读。这回更绝,中东铁路无偿归还的字眼直接没了,只剩重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则。

苏联国内已经统一,工业化起步,列宁病重,政策开始务实。加拉罕在宣读后,还和中方接触,但领土问题拖着不谈。为什么宣言一步步缩水?核心就是国家利益。

苏联初期弱,土地是烫手山芋,不如拿出来做人情,拉拢人心。后期强了,这些地儿就是实打实的资产,人口移民进去,基础设施建好,怎么舍得吐出来?

苏联的解释是,只废除1896年后的不平等条约,之前1858到1881年的那些,早成既成事实了。1896年后主要是东北,日本和沙俄争,日本占上风,所以苏联这解释也没诚意。从一开始,苏联内部就没统一想无偿归还的念头,中国当时穷弱,也不是平等伙伴。

加拉罕本人呢?他在外交上推动中苏建交,1924年5月31日,和顾维钧在北京签了《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协定确认苏联放弃沙俄特权,退还部分庚子赔款,那些银元箱子运到上海,缓解了中国财政。但领土和中东铁路没提,铁路继续苏联管。

加拉罕力主和平解决中东路问题,和奉系张作霖谈,但没成。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东北当局想收回铁路,苏联军队直接出兵,坦克推进,收回全权。

这事儿让中苏关系紧张。加拉罕1930年代回莫斯科,继续外交工作,但1937年斯大林大清洗,他被捕处决,结束了生涯。

宣言没执行,根子在苏联政策变迁。列宁时代强调国际主义,想通过归还土地赢人心,但列宁1924年1月去世后,斯大林上台,苏联转向一国社会主义,优先本国利益。

领土成了缓冲区和资源基地,不可能让。加上中国内乱,国民党北伐、军阀战争,没人有力气追讨。抗日战争时,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东北,打败日本关东军,缴获武器,帮助中国收复失地。

但苏联也占了旅顺、大连,1946年才撤。按雅尔塔协定,苏联拿了外蒙古独立和中东铁路权益,这又让领土问题复杂化。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同盟条约,苏联提供贷款、专家,帮助建厂,渡过恢复期。关系一度蜜月,但1950年代末开始冷,赫鲁晓夫上台,1960年撤专家,边境摩擦多。

1969年珍宝岛事件,士兵对峙,开枪,差点打大仗。这暴露了领土旧账的隐患。苏联解体1991年,俄罗斯继承问题,但戈尔巴乔夫时代已经开始和解。

1991年中苏签国界东段协定,奠基后续谈判。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补充协定,黑瞎子岛一半、珍宝岛等部分归中国,2008年正式划界,边防立碑。

2005年西段协定,基本解决陆界。但早期沙俄侵占的外东北大片地儿,还在俄罗斯版图,没全拿回。

这事儿说到底,国家间交往就是利益驱动。苏联承诺时弱,想借中国反帝;强了,就变卦。中国从弱到强,也在谈判中争取。

俄罗斯现在普京时代,边境稳定,但历史账没清完。黑瞎子岛归还只是小步,整体看,领土问题成遗留,靠外交慢慢磨。苏联没执行宣言,不是意外,是大国逻辑。

加拉罕宣言在历史上留痕,提醒我们,承诺得看实力和时机。中国这些年经济起飞,谈判筹码多,未来或许有更多进展。但沙俄那笔账,估计还得几代人努力。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上一篇:普通人从零起步做医疗器械生意,这三个步骤堪比“开挂”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