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为何中国应采购苏-57?若中国拒绝,我们将转售印度

admin 2025-10-25 15:40 产品展示 192

溯源背景

这几年中国空军在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上真是没少花工夫,早就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依赖外面引进的技术了。想当年,2010年代,日本和韩国引进F-35的速度挺快,2011年日本就敲定了订单,2018年第一批飞机就到手了,韩国2014年签了合同,2019年也开始接收,这一下子让周边的空中局势变得有点紧张。

那会儿中国空军的主力还都是苏-27和歼-11这些老四代,隐身方面确实没赶上节奏。而俄罗斯那边,2007年就开始拉印度加入第五代飞机的项目,叫FGFA,是基于苏-57的前身T-50。印度投入了一些资金和技术,可到了2018年4月就退出了,主要原因嘛,价格太贵,而且技术共享方面也不太爽快,闹得一团糟。

中国自己研制的歼-20,从2011年首次飞行起步,刚开始产量不多,主要用来试飞验证。俄罗斯的苏-57原型机在2010年1月29日就试飞成功了,到了2019年,签了76架的合同,力争在2027年前全部交付完毕。

2016年,中国采购了24架苏-35作为过渡使用。伴随着歼-20在2017年3月走上服役的舞台,其数量开始迅速增长,从那时起稳扎稳打,到2020年已经有几十架,到了2023年,已经超过了200架。

俄罗斯一直挺希望把苏-57推向国际市场,2017年莫斯科航展和2021年珠海航展都在大力宣传,强调和苏-35组合起来一定厉害。不过中国空军更注重自主创新,歼-20最开始用的是WS-10C发动机撑着,到了2024年要换成WS-15,性能马上就能提升不少。

印度退出海外投资后,转向自己研制的AMCA战机,2023年初步方案已经定下来,到了2025年开始组装原型机的结构,七家企业展开竞争,预计2027年试飞成功,2035年正式服役。像阿达尼这样的私营企业也加入了,整个项目安排十年的研发时间,第一架预计在2029年亮相。

俄罗斯空军的苏-57交付速度挺慢,2023年才到手十几架,到了2024年大概20架,算是逐步推进,2025年才会大幅提速。而印度呢,2024年曾关注过F-35,但到2025年8月份,拒绝了美国的报价,转而选择自己研发 + 和俄罗斯合作这个路子。

到2025年9月,中国歼-20已经下线第300架,年产能在100到120架之间,分布在不少基地。而歼-35也快要服役啦,海军型号在2025年完成了电磁弹射测试,福建舰上成功发射J-35,批量生产的工作也已经开始啦。这一件件的事儿,让中国空军站稳了脚跟,至于俄罗斯推销的这些东西,听起来就有点儿不太靠谱了。

剖析观点

俄罗斯专家罗曼·斯科莫罗霍夫在2023年10月22日的军事评论网站上直言:中国要大量购买苏-57,否则俄罗斯就得考虑卖给印度,帮印度空军提升水平。他说话直来直去,印度空军的规模挺大,但五代机还缺,AMCA项目也还在拖,可能就顺便捡个苏-57。

要是中国决定购买苏-57的话,产能那可是很紧张,印度恐怕就抢不到了。再说了,产品-30发动机挺厉害的,中国引进了这个,说不定还能给自己的五代机添点实力。要是印度能搞到这种东西,放在AMCA或者苏-30上,那战斗力肯定蹭蹭上涨。中国不出手的话,俄罗斯就得继续供应印度,整个地区的力量平衡可能就会偏向印度一方了。

听起来像个老推销员的套路,用印度当筹码挤中国,实际上俄罗斯卖苏-30的时候,中印两边都能买到,没偏向谁。印度版的苏-30那些传感器,甚至还比别人强一筹。斯科莫罗霍夫似乎没太考虑实际情况,苏-57的产量又低,俄罗斯空军到2025年也就不过三十来架,出口到阿尔及利亚的也得等到2025年才开始。

印度虽然有些迹象表明,但到2025年9月,评估两个中队苏-57,计划进口40架加上自主生产90架,还没着落。俄罗斯在2025年2月推出优惠措施,包括帮印度建生产线,9月又推本地制造方案,不过印度更看重AMCA,十月可能会签协议,普京在十二月访印时也有望敲定这事儿。

中国空军的最新歼-20B配备WS-15发动机,不比F-22差,何必还得去买苏-57的发动机。斯科莫罗霍夫的文章传开后,俄罗斯媒体也纷纷跟进,国内论坛上大家也在聊这个话题,但官方没有正式回应。

俄罗斯急着出口,苏-57和苏-57M预计2025年开始生产,然而实际投入运营的还不多。印度那边苏-30数量超过200架,升级也挺费劲儿,斯科莫罗霍夫有点儿夸大其词了。这一说法其实经得住推敲得不多,更多俄罗斯其实想开拓市场,靠中印关系作为卖点,但两国都偏爱自主研发,这俄罗斯这招儿也不太灵光。

不过,斯科莫罗霍夫的话里有点儿漏洞,苏-57出口的消息曝光显示,阿尔及利亚可能会在2025年先得到一批,至于印度就算签了订单也得等产能跟上。俄罗斯2024年打算生产20架,2025年预计会更多,不过目前国内的需求还是优先考虑的。

印度准备在2025年完成AMCA的原型组装,预计在2035年正式服役,苏-57或许会在这个阶段扮演补充角色。不过,印度拒绝F-35之后转向俄罗斯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完全依赖苏-57。与此同时,中国的歼-35正在2025年进入生产阶段,海军版的电磁弹射技术也已成功研发,福建舰的测试也顺利通过,隐身技术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

斯科莫罗霍夫没想到这些情况吧,中国空军自己搞定了,俄罗斯的压力扛不住了。说到底,这篇文章反映出俄罗斯在军售上的难题,而中国空军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钓鱼台”上。

展望前景

往前看呀,就算印度真硬要咬住苏-57,中国空军也没啥大反应。俄罗斯那边,目前国内合同76架要到2027年才算完结,出口给印度的话得等到2030年以后才能安排。至于印度自己搞的AMCA,七家公司都在竞标生产线,原型机组装在推进,计划是到2027年完成首次飞行,然后在2035年前正式服役。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歼-20会超过1000架,而歼-35也会开始大量服役,六代机可能会露面了。俄罗斯的苏-57M计划在2025年投产,不过出口方面动作比较慢,阿尔及利亚打算在2025年买六架,之后会逐步分批进行。

印度在2025年10月签协议的苗头出来了,普京访印也敲定了基调,不过数量看着有限,HAL的生产线调整挺费劲。中国空军的歼-20,年产能达120架,到了2025年底,至少会有350架,战斗力真是杠杠的。

俄罗斯推销的劲头挺足,2025年9月他们还打算评估一下印度投资建厂的事儿,不过印度对F-35已经表明态度了,转而使用国产机和俄制混合,不代表苏-57就能占上风。地区的格局还得靠本事来撑,中国空军走得是真独立,俄罗斯靠胁迫没啥实际效果。将来中印两边的五代机都要上线,虽然俄罗斯苏-57的出口动静挺大,但是也改变不了中国空军的领先地位。

这几年中国空军的产量都是翻了一番,歼-20从2017年刚开始的小批量,到2025年已差不多有300架了。它的“野兽”外挂导弹的潜力挺大的,双座版本也已经服役,挺靠谱的。到了2025年,歼-35的生产线忙得不可开交,雷达截面很小,电磁弹射技术也比F-35C要更先进一些。印度的AMCA项目可是十年规划,私营企业也参与进来,差不多要等到2035年正式服役,苏-57或许会临时顶一顶,但整体来说印度空军升级得还挺慢。

中国的第六代战机研究悄悄开始了,俄罗斯的苏-57飞得不多,出口还得靠印度和阿尔及利亚这两个“远方亲戚”。瞅瞅这形势,显摆大国军事实力,还是中国空军更稳当,俄罗斯出口有点难,印度想自己搞生产,比买别人的更靠谱。说实在的,各国空军都得靠自己造,进口外货是不是长远之计也难说,咱中国走的这条路,确实比较靠谱。

上一篇:中国打出组合拳!九项反制措施精准回应,美不公平贸易行为
下一篇:无人机突袭千里之外的俄军战略轰炸机基地,是乌克兰独自完成的“神来之笔”,还是背后有西方力量操纵?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