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读过书,甚至没有童年。
这位孤儿,在80年代以其非凡的风采震惊了全球,被誉为“亚洲第一美男子”。
他就是尊龙。
然而,谁又能料到,这位俊美无双的男子,最终竟落得子嗣无存,孑然一身,远居海外,唯有几只犬作为唯一的伴侣。
他的一生都在探寻自己生存的价值,他不解父母为何选择将他带到这个世界,随后却又将他遗弃。
让他像无根浮萍四处漂泊,终其一生都没有一个家。
若言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需疯狂至极方能生存,那么尊龙本人便堪称与“程蝶衣”相媲美的传奇人物。
他的意难平除了陈冲,还有《霸王别姬》。
1952年10月13日,香港街头。
这位衣衫破旧、身有残疾的女子,眼中充满了迷茫,她愣愣地凝视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杂物。
她腹中饥饿难耐,只是想寻找一些别人剩下的食物,未曾想,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被遗弃在原地的小男孩。
她神情复杂地抱起孩子,然而孩子身上除了那条包裹着他的小被子,别无他物。
父母甚至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和他准确的出生时间。
而这个小男孩,就是尊龙。
尊龙年幼时所谓的家,不过是养母所住的简陋贫民窟,那里蚊虫横行,空间逼仄,拥挤不堪,却成了他躲避风雨的港湾。
而且他还有了一个名义上的“妈妈”。
之所以作出如此论断,原因在于女性将尊龙带回家并非出于善意,实际上,那是因为当时存在特定的政策。
凡是肯抱养孤儿的,每个月都可以获得一笔补贴。
她的养母同样命运多舛,身体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终身未婚,日复一日只能依靠沿街乞讨,捡拾他人丢弃的剩饭来维持生计。
他们并无血缘之亲,却携手共度,尊龙为她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支持,而她则回馈他以最朴素的关怀。
随着尊龙日渐成长,那有限的资助已无法满足两人的生计,因此养母对他产生了极深的厌恶,视他为心头的痛,肉里的刺。
对他非打即骂,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把他赶跑。
对尊龙而言,他早已将养母视为唯一的亲人,将贫民窟视为自己的家园。尽管他竭力取悦,但养母心中却滋生出了邪恶的念头。
在他年仅六七岁的年纪,那位抚养他的母亲却心狠手辣地将他遗弃在火车站,还随意购买了一张车票,企图以此手段将他驱逐,让他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尊龙虽年幼却洞察了她的心思,他并未踏上火车,整夜都紧抱着火车站内的一根柱子。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旦松手,家就没了。
人的内心毕竟是由血肉构成的,这位养母费尽周折地与尊龙脱离了关系,但她内心并未如外表般喜悦,反而涌动着愧疚与忧虑。
她躺在床上一整夜都没合眼,总觉得自己身边空落落的。
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尊龙年幼时的模样,那时他气息奄奄,被她抱在怀中,生命垂危,却在她胸口拼命地依偎。
还有尊龙第一次开口喊她妈妈,让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样子。
翌日清晨,养母急忙赶至车站,一眼便瞧见尊龙仍旧站在原地,紧握着柱子,不肯松开手。
养母又激动又生气,对着尊龙又打又骂,质问他为什么没有离开,
若寻不到尊龙,她便能将心中那份执念完全放下,自此过上独身一人的日子。
养母对尊龙的感情很复杂,有不舍,也有嫌弃。
即便她心中有所悔悟,决定将尊龙重新召回,然而对尊龙的责打却比以往更加严厉。
直至尊龙年满十岁,他的养母终于想出了一个既可兼顾两方利益的妙计,决定将尊龙送往香港的春秋剧社,让他学习京剧。
也就是所谓的戏班子。
在那个时期,将子女送去戏曲学校的大多家境贫寒,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无力承担生计,只得让孩子们外出谋生,同时掌握一门技艺。
学习的艰辛程度,可以从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中窥见一斑,影片中的画面并无过度渲染,反而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往往比电影更为严酷。
清晨六七点钟,尊龙便需与其他孩童一同,宛如种植萝卜一般,各自占据一个角落,紧贴墙边进行倒立训练。
一直到晚上九点十点,除了吃饭,基本没有休息时间。
纵然困苦,尊龙却并未感到特别不适,因众人皆经历相似,然而让他难以承受的是,他时常遭受同门师兄弟的欺凌。
尊龙的外貌符合传统的三庭五眼比例,然而他的五官却显得格外立体和深邃,这让他颇似混血儿。此外,他自幼便失去了父亲,唯一的亲人只有养母。
即便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弄不清楚,因此他常常遭受同门师兄师弟的欺凌。
那一次,尊龙遭受了严重的伤害,他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恰好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裁缝,看到这一幕心生怜悯,鼓起勇气,用缝纫的线给他缝合了七处伤口。
他这才保住一条命。
由于他没有名字,当时众人便以小Johnny称呼他,然而在尊龙看来,那并非真正的名字,而仅仅是一个代号罢了。
特殊的成长背景和所经历的遭遇,使得尊龙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为了自我保护,他时常显得冷漠而严肃,给人一种不易接近的印象。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戏曲锻炼,他在一举一动中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将众多特质融合,塑造出了尊龙那令人倾倒、难以分辨性别界限的非凡气质。
在18岁那年,尊龙随戏班巡回演出之际,被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发现。他们对尊龙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坚信像他这样的人才不应终其一生默默无闻。
得益于他们的资助,尊龙在历经八年之后重获自由,孤身一人踏上了美国的求学之旅。
他自称John Lone,这个名字中的Lone寓意着孤独与寂寞。
而这也成为他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尊龙自幼至长,除了投身于戏曲学习,并未真正接受过正规教育。因此,当他来到美国后,他选择了夜校,投入了三年的时光来学习英语。
日间从事端盘、清洁卫生间、售卖油炸饼、递送报纸等各式各样的劳动。
在这段时间里,尊龙曾遭遇过一次婚姻的挫折,他的配偶名叫尼娜,正是他在夜校学习时的同窗。
尼娜对他的人生经历深感同情,对他的外貌和气质情有独钟,然而,尊龙习惯于独自一人行动,性格孤僻内向,难以适应正常人的生活节奏。
他甚至无法接受和人同床共枕。
所以两人在一起七年,连孩子都没有。
在70年代中期,尊龙凭借个人的辛勤付出,成功考入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并在1978年圆满完成了学业。
他经历了长期的贫困,且无力为尼娜提供一个孩子,让她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因此他决定放手。
他再次成为了一个漂泊在海外的孤儿。
尊龙在打工赚取生活费用之余,积极寻求表演机会,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表演才能,他逐步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在电影《金刚:传奇重生》中扮演了一个中国厨师。
这部作品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开山之作,却意外地赢得了导演的青睐,将他塑造成了一位极具魅力的厨师形象;导演进而将他引荐给了话剧导演岩松信,从而开启了他在百老汇舞台上的演艺生涯。
此刻,尊龙早年习得的京剧技艺显现其价值,他独自便能肩负起整个团队的重任,既担任编剧,又执导筒,同时亦出演角色。
不管是武打还是舞蹈,他都可以信手拈来。
在1981年,尊龙亲自执导并出演了戏剧作品《舞蹈与铁路》,他独具匠心地将京剧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中,加之他极具感染力的表演,
一举拿下了美国话剧的最高奖项奥比奖。
属于尊龙的时代,终于到来。
成名之后,有人向尊龙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万物之灵以龙为尊,随后,他心中又闪过一个念头,龙亦是中国特有的图腾。
于是他根据英文名字的发音,给自己取名叫“尊龙”。
尊龙在三十岁那年,终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宛如一艘轮船的锚,使他感到自己仿佛找到了归属。
人生也有了一些寄托。
在1986年,凭借《龙年》和《龙在天涯》等作品的出色表现,尊龙已成为一位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华裔演员。
因此,在执导电影《末代皇帝》的过程中,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首先便将目光投向了尊龙。
凭借这部影片,尊龙不仅成功获得了金球奖影帝的第二次提名,更在拍摄过程中邂逅了让他难以忘怀的伴侣——陈冲。
在影片中,尊龙饰演了溥仪这一角色,而陈冲则扮演了婉容,他们二人可谓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由于戏内戏外的频繁交流,尊龙那颗长期封闭的心灵竟然逐渐融化,他对陈冲的感情也悄然滋生。
然而,在情感领域,尊龙显得较为脆弱;他的身世、家庭背景以及婚姻的失败,都使他陷入了矛盾与迟疑之中。
自认非适合作伴之人,亦难以胜任丈夫之职,更无法为陈冲带来应有的幸福。
在漫长的岁月之后,尊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陈冲成为了他此生挚爱的女性,并且直言:
陈冲始终是我的守护神,然而她却选择了与他人结合。这或许是因为我未能给予她应有的关怀,以至于让她离我而去。
陈冲表示,尊龙的外貌十分出众,眼神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故事,然而,他的性格过于内敛,与之相处时感觉并不愉快,并不符合她所偏好的风格。
陈冲,就这样,成为了尊龙心中感情上的束缚,他划定了界限,将自己困在其中,度过了一生的时光。
再也没有对第二人心动过,也没有再结婚。
陈冲的举动让尊龙对爱情抱有的憧憬破灭,而《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则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遗憾。
同时也是他事业下滑,巨星陨落的开端。
尊龙自幼便接受了京剧的熏陶,而且他在那个时代更是好莱坞的璀璨明星,因此当陈凯歌执导《霸王别姬》时,在张国荣之外,他最先联想到的便是尊龙。
自《末代皇帝》一影回国,尊龙便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眷恋,他曾言,未来定会返回故土安度晚年。在他心中,中国不仅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的根。
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的他,对故乡两个字有很深的执念。
那时,尊龙的片酬已经突破千万大关,仅为一处楼盘代言,便轻松获得了三千万元的进账。
为了能够回到国内参与影视拍摄,他毅然决然地降低了自己的待遇,多次与制作团队协商,最终将片酬削减到了极低水平。
本来双方都很高兴,制片方也同意让尊龙来演“程蝶衣”。
然而,此时此刻,陈凯歌毅然发声表示反对,他提出,尊龙的面部轮廓过于刚毅,并不适宜诠释“程蝶衣”这一需展现阴柔气质的角色。
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众多外界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指责他态度傲慢,多次向剧组提出超出常规的要求。
这让他在国内的口碑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填补这一缺憾,尊龙很快便投身于电影《蝴蝶君》的拍摄之中,该片主要描绘了京剧名伶宋丽玲与一位法国外交官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尊龙将这个角色诠释得柔情似水,难以分辨其性别,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影片在国内并未广为人知。
在90年代末,正值事业巅峰的尊龙,心中却萌生了隐退的念头,他渴望回到国内投身于影视创作的愿望愈发迫切。
尊龙虽然才华横溢,演技精湛,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保持着一份纯净,不擅长于人际交往,亦不善于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导致他回国后举步维艰,只凭着一腔孤勇四处乱撞。
在2004年,尊龙参演了一部与他形象极不相符的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自娱自乐》,此外,鉴于他曾经饰演过皇帝,他还担纲主演了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第5季。
凭借张国立前四部作品的辉煌成就,尊龙主演的这部作品却未能引起丝毫波澜。
2007年,尊龙与李连杰共同完成电影《游侠》的拍摄,此后,他对国内演艺事业深感失望,决定逐步退出娱乐圈。
尊龙已过半百之年,他直言自己本可享有更高的知名度,积累更多的财富,然而他已感到心满意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早已得到满足。
之后,尊龙很少在国内露面,他去了温哥华的一处森林附近隐居。
他养了两条狗,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家人。
尊龙虽已淡出演艺圈,却未曾忘却扶持后辈。他慷慨资助了众多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使他们得以接受教育。他不愿看到这些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尊龙常去森林漫步,他发现了两株高耸入云的古树,它们的树根深深扎根于地面,错综复杂,而树干上则缠绕着纵横交错的藤蔓。
尊龙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
大树有树根,藤蔓有依靠,可他自己呢?
没家庭,没子女,没有来处,归途也不知道去哪里。
或许是为了寻求一丝慰藉,尊龙索性将这两棵树视为自己的祖辈,每当他在遛狗完毕之后,总会时不时地前去探望,轻轻抚摸它们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树身。
那沧桑粗糙的质感仿佛在告诉他,他并不是一个孤儿。
尊龙的一生是不幸的,从小就被父母遗弃,长大后又被养母嫌弃,
他没有尝过被爱的滋味,所以他也学不会如何去爱别人。
然而幸运的是,他在尚未掌握爱的艺术之际,亦未沾染恨的恶习;他引以为傲的,便是悉心照料养母直至其安详离世。
唯有如此,他方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他能够深切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儿子,而且还有一个名义上的母亲。
如今,尊龙已迈入73岁高龄,他却依旧如同一片漂泊的浮萍,一块洁白的纸张,无论是过往所获得的荣耀,亦或是他人对他的非议,在他看来,皆无足轻重。
他身世成谜,终身与孤独为伴,对家庭的滋味一无所知,至于亲情的牵绊,更是无从体会。
他如今不再坚持落叶要归根,在他这类人眼中,只要有他在,哪里便是他的故乡。
他自己就是来处,就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