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天空下,正上演着一出令人费解的剧目。一边,朱拉尼领导的临时政府忙着修补国家,海湾国家承诺的200亿美元援助正陆续到位,学校和医院重新开门,甚至有难民在犹豫是否归乡。
另一边,炮火却从未真正远去。近日,以色列的炸弹精准地落在大马士革的总统府和总参谋部大楼,火光冲天。这种“一边重建一边挨炸”的矛盾景象,让人不得不问:叙利亚到底在经历什么?
这正是阿萨德政权在2024年12月8日垮台七个多月后,叙利亚局势的真实写照。一个试图“埋头搞建设”的新政权,却始终躲不开“抬头看炮弹”的现实。
这幅图景,揭示了朱拉尼时代的本质:叙利亚的命运,已不再是内战的自我消耗,而是被推上了大国利益的棋盘,成了各方势力重新下注、直接博弈的竞技场。朱拉尼的上位,与其说是叙利亚旧问题的终结,不如说是新一轮地缘政治大戏的开场。
朱拉尼的算盘:先活下来
朱拉尼,这位昔日的武装组织领导人,如今正在努力卸下过去的标签。他不再空谈理念,而是专注于眼下最实在的问题:修水管、办学校。他明白,比起宏大的政治愿景,叙利亚人更需要的是能正常生活的希望。
他的政府因此将大量精力投入基础设施重建。北部地区的电力供应逐步恢复,破败的医疗点重新有了医生,曾关闭的学校也传出了书声。这和阿萨德时代高达42%的失业率、9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拉尼甚至鼓励流亡海外的难民回国。他通过稳定北部局势,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吸引他们试探性地归乡。这种务实的治理方式,为他的政府赢得了最初的民心基础,也给绝望中的叙利亚人带来了一丝喘息。
这份务实,也为朱拉尼政府打开了外交窗口。今年5月,叙利亚宣布加入《亚伯拉罕协议》,随即获得了海湾国家200亿美元的重建基金。这笔钱,对叙利亚来说无异于及时雨。
国际社会对朱拉尼的态度也变得复杂。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尽管对他背景谨慎,却也开始解除部分对叙制裁。他们甚至与沙特达成了一项60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其中包含对叙利亚的1420亿美元军售。
与此同时,法国和欧盟的态度也悄然转变,开始讨论放宽对叙利亚的限制,并与过渡政府进行接触。朱拉尼还积极与库尔德武装、德鲁兹派等国内派别达成协议,努力稳定内部。他正努力从武装领袖转型为“实干政治家”,用民生换取生存空间。
权力的魔术:一场选举
然而,朱拉尼的“务实”并非单纯的为民服务,它更是他巩固个人权力的精密算计。即将于今年9月中旬举行的议会选举,便是这场权力游戏中最关键的一步。
叙利亚临时政府将其包装成阿萨德倒台后的首次民主进程,但细看其规则,朱拉尼为自己加了一道“保险锁”。新议会总共210个席位,其中140席由地方选举产生。
但这并非完全的自由选举。更关键的是,有70个席位将由朱拉尼本人直接任命。这意味着,仅凭这一项权力,他就已经牢牢掌握了议会三分之一的控制权。
而且,那些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候选人,也并非能自由参选。他们必须经过朱拉尼所控制的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查。任何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潜在异见者,都将无法通过审查进入权力中心。
所以,这场选举的实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转型。它是朱拉尼“名正言顺”地排除异己、堵住国际社会质疑之口的手段。他可以借此合法地将那些他认为的前政权“残余势力”或“战争罪犯支持者”排除在外。
这把“权力锁”,既是对内巩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也是对外展示他对叙利亚局势的绝对掌控力。它为朱拉尼推行后续政策、应对内外挑战提供了制度保障。他确保,自己所做的“交易”不会轻易因内部动荡而瓦解。
棋盘上:大国新布局
朱拉尼的务实策略,确实为叙利亚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期,也让他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试探性接纳。但这笔“交易”一旦触及到地区大国的核心利益,便立刻失灵。叙利亚的命运,无可避免地被卷入更宏大的地缘政治棋局。
近日,以色列对大马士革的空袭,便是最响亮的警钟。7月16日,以色列空军以“保护德鲁兹人”为由,直接轰炸了叙利亚总统府和总参谋部大楼。这并非偶然,深层目的在于阻止朱拉尼新政府建立起强大的军事能力。以色列明确表示,任何试图让叙利亚恢复正常国家能力的努力,都会被视为对其安全的威胁。
在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港的协议效力也面临不确定性。俄罗斯被迫与朱拉尼政府谈判,试图保住其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以免在中东的影响力彻底受损。昔日“敌人”间的谈判,尽显大国利益交织的复杂。
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与沙特达成的大笔军售,绝非单纯的援助。它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自身利益布局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地区盟友,间接影响叙利亚局势。美国对朱拉尼的态度始终复杂,既有接触,也有谨慎的保留。
至于中国,其立场则显得更具原则性。近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了以色列对叙利亚的袭击,并再次呼吁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表示愿意在叙利亚的政治过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这种姿态,也反映出其作为外部力量的审慎。
此外,叙利亚内部的挑战从未消失。朱拉尼领导的HTS内部仍有派系斗争和极端分子的反对。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与库尔德武装之间冲突不断,这些内部矛盾随时可能被外部势力利用。朱拉尼虽取得了“入场券”,但各方势力都在根据自身利益重新下注。
结语:钢丝上的叙利亚
回过头看,叙利亚“边建设边挨炸”的困局并非偶然。它是朱拉尼新政权与残酷地缘政治现实碰撞的必然结果。这既是其“务实”策略的代价,也是其无法摆脱的宿命。
阿萨德的时代确实已终结,他的复国希望更是彻底破灭。但他所开启的,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平重建时代。这更像是一场“代理人战争2.0”的开端。
朱拉尼的生存之道,就是在大国之间、在内部各派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利益交换与平衡。这种平衡是极度脆弱的,他如同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深渊。
叙利亚的未来,不再仅仅取决于领导人是“实干家”还是“权力玩家”。它更多地取决于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能否在新的国际棋局中,在各方列强的夹缝里,找到一个相对自主的平衡点。否则,今日刚刚萌芽的重建希望,随时可能被明日的炮火再次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