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人物均为化名。
"十年了!整整十年!我在边防线上流血流汗,凭什么一个大学生新兵半年就能当班长?"
李明愤怒地拍着桌子。
"就凭人家有学历,你没有!"连长无奈地摇头,"新规定就是这样,大专以下不能晋升,我也没办法。"
"那我不干了!"
"你疯了?十年兵龄,马上就能转士官了!"
"转什么士官?一辈子当兵蛋子?我申请退役!"李明眼中闪着泪光。
这份愤怒填写的退役申请,在下午3点递交到了团部。
谁也没想到,当天晚上11点,三辆军牌车突然停在了李明家门口。
车上下来的人,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总部的首长!
2014年9月,秋风萧瑟,李明背着行囊踏上了开往边疆的绿皮火车。
那年他刚满18岁,瘦削的身材,黑黑的皮肤,一双清澈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军营生活的向往。火车颠簸了三天三夜,当他第一次看到那座孤零零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边防哨所时,内心涌起的不是失望,而是一种莫名的兴奋。
"新兵,看什么呢?"班长王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班长,这里真的有敌人吗?"李明好奇地问。
王建军指了指远方的山脉:"小子,别以为边防是闹着玩的。去年这个时候,就有三个偷渡者从那边过来,被我们连夜抓获。"
李明使劲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初到哨所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凌晨5点起床,6点出操,上午巡逻,下午训练,晚上站岗。零下20度的严寒,让南方来的李明几乎每天都在发抖。手上冻疮一层又一层,脚趾经常失去知觉。
"想家吗?"有一天,王建军看到李明在写信。
"想。"李明诚实地回答,"但是我不后悔。"
"为什么?"
"我爸说过,男人要有担当。保卫祖国,这是最大的担当。"
王建军笑了:"好小子,有前途。"
三个月后,李明迎来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考验。
那是一个雪夜,风雪交加,能见度不足五米。李明正在执勤,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奇怪的声音。他立即警觉起来,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班长!"李明小声叫道,"西南方向有动静!"
王建军迅速过来,接过望远镜:"确实有人!看起来像是偷渡者。"
"怎么办?"
"立即报告连长,同时做好战斗准备。"
那一夜,李明和战友们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追击了8个小时,最终成功抓获了7名偷渡者。当晨光照亮大地时,李明的眉毛上挂满了冰霜,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李明,干得不错!"连长拍着他的肩膀,"就是这股劲,好好干!"
从那以后,李明成了哨所里的明星。他的射击成绩在全连排名第一,体能训练总是拔尖,巡逻时眼睛最尖,总能第一个发现异常情况。
2016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洪。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被困,李明主动请缨参加救援。
"太危险了,洪水太急!"副连长张涛担心地说。
"副连长,我水性好,让我去吧!"李明坚持道。
那天,李明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来回穿梭,成功救出了12名被困村民,其中包括3个孩子。当他最后一次从洪水中走出来时,整个人已经精疲力竭,但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好样的!"村民们围过来,"解放军好样的!"
团部很快传来了嘉奖令,李明荣立三等功。那天晚上,战友们为他庆祝,班长王建军喝了点酒,拍着李明的肩膀说:"兄弟,你是好样的!以后前途无量!"
李明谦虚地笑了笑:"班长,我就是想好好当兵,保家卫国。"
2017年,李明又一次立功。这次是在一次反恐演习中,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射击技术,成功"击毙"了三名"恐怖分子",为演习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明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兵的料!"团长在总结会上点名表扬,"这样的兵,我们要好好培养!"
战友们都羡慕地看着李明,大家都觉得他前途光明。李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迟早会有出头之日。
2018年,李明已经是哨所里的老兵了。新兵们都叫他"明哥",遇到问题总是来找他。李明也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新兵适应边防生活。
"明哥,你什么时候能当班长啊?"新兵小王好奇地问。
"快了吧。"李明笑着回答,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那时候的李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升职只是时间问题。每天训练时都格外认真,每次执勤都全力以赴,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长。
晚上,李明经常会给家里写信。
"爸妈,我在部队一切都好。最近又立功了,连长说我表现很好。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早日当上班长,让你们为我骄傲。"
每次寄出信件,李明心里都暖暖的。他知道父母为他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也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2019年,李明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的服役期即将满五年,按照规定,可以选择转为士官。
"李明,考虑好了吗?"连长找他谈话,"转士官的话,待遇会好很多,而且可以继续在部队发展。"
"我想转!"李明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当兵,喜欢这里。"
"好!那就准备相关手续吧。"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样的好兵,部队需要!"
转为士官后,李明的工资确实提高了不少,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在部队的地位更稳固了,升职的机会也更大了。
那段时间,李明每天都充满干劲。训练更加刻苦,工作更加认真,与战友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他觉得自己的军旅生涯正在走向巅峰。
"明哥,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能当副班长?"小兵刘强问道。
"应该快了吧。"李明自信地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战友们都点头称是,大家都认为李明升职是迟早的事。连班长王建军都私下跟李明说过:"兄弟,再过一两年,你肯定能升上来。"
李明心里美滋滋的,每天都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就在不远处等着他。
2020年春天,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打乱了李明的人生规划。
"什么?新规定?"李明瞪大了眼睛,看着手中的文件。
连长陈建华无奈地摇头:"是的,上级刚刚下发的通知。从今年开始,所有干部晋升都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那我呢?我只有高中毕业证。"李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暂时不能晋升了。"陈建华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可以考虑继续深造,拿个大专文凭。"
李明感觉天旋地转。六年的努力,六年的汗水,难道就因为一纸文凭而化为泡影?
"连长,这不公平!"李明激动地说,"我在这里流血流汗六年,立功无数,凭什么不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我理解你的心情。"陈建华叹了口气,"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我也没办法。"
那天晚上,李明一个人坐在宿舍里,久久不能平静。窗外的星空依然灿烂,但他的心情却跌到了谷底。
"明哥,怎么了?"室友张小军关心地问。
"没什么。"李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就是想家了。"
张小军是个大专生,去年刚入伍,但已经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看着张小军年轻的脸庞,李明心里五味杂陈。
第二天,李明找到了教导员王志强。
"教导员,我想报名参加自考。"
"好事啊!"王志强高兴地说,"早就该这样了。你这么优秀,不能因为学历耽误前程。"
于是,李明开始了艰难的自学之路。白天正常训练执勤,晚上挤时间学习。昏暗的台灯下,他一遍遍地背诵着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
"哥们,别太拼了。"战友刘涛劝他,"身体要紧。"
"不拼不行啊。"李明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再不努力,就真的没机会了。"
然而,现实比想象的更加残酷。第一次考试,李明只通过了两门。看着成绩单,他的心情沉到了底。
"别灰心,慢慢来。"妻子林小雨在电话里安慰他,"我支持你。"
李明和林小雨是老家的青梅竹马,2018年结婚。由于部队条件限制,林小雨一直在老家工作,两人聚少离多。
"小雨,我是不是很没用?"李明的声音有些哽咽。
"说什么傻话呢!你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林小雨坚定地说,"一次考不过就考两次,两次不过就考三次,我相信你!"
有了妻子的支持,李明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两点。
2021年,一个新兵的到来,让李明的内心受到了巨大冲击。
"李班长好!"新兵赵文博标准地敬礼。
"别叫我班长,我还不是班长呢。"李明苦笑着说。
赵文博愣了一下:"啊?我看您的军龄..."
"军龄长不代表职务高。"李明淡淡地说,"你学历是什么?"
"本科,计算机专业。"赵文博有些不好意思。
李明点了点头,心里五味杂陈。一个21岁的大学生,军龄才三个月,却已经被列为班长候选人。而他,一个27岁的老兵,却还在为一个大专文凭苦苦挣扎。
更让李明受刺激的是,赵文博不仅学历高,能力也很不错。射击、体能、理论知识,样样都不差。很快,他就成了连队的重点培养对象。
"文博,你来得正好。"连长陈建华在一次会议上说,"部队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李明坐在下面,脸上保持着平静,心里却波涛汹涌。七年了,整整七年,他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但现在却被一个新兵比了下去。
"明哥,别想太多。"战友刘涛安慰他,"金子总会发光的。"
"什么时候发光?"李明苦笑,"等我考完大专,人家都当营长了。"
那段时间,李明的情绪很低落。训练时心不在焉,学习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自考的进度越来越慢,通过的科目屈指可数。
2022年夏天,一个消息传来,彻底击碎了李明的自信。
"什么?赵文博要当副班长了?"李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陈建华点头确认,"上级研究决定,赵文博同志担任三班副班长。"
李明感觉脑袋嗡的一声。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竟然要当副班长了!而他,一个八年的老兵,却还是个普通士兵。
"连长,我不服!"李明忍不住说,"凭什么他能当副班长?"
"凭什么?"陈建华反问,"凭他有本科学历,凭他理论基础扎实,凭他有发展潜力!"
"那我呢?我八年的军龄,我立的功,我的经验,这些都不算数吗?"
"算数,当然算数。"陈建华叹了口气,"但是时代变了,李明。现在的军队,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
李明走出办公室,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八年的坚持,八年的努力,在一纸文凭面前变得如此苍白。
晚上,他给妻子打电话。
"小雨,我想放弃了。"李明的声音充满了疲惫。
"为什么?不是还有自考吗?"
"有什么用?等我考完大专,还得考本科。等我考完本科,人家都升少校了。"李明苦笑,"我永远追不上了。"
"那你想怎么办?"林小雨担心地问。
"我不知道。"李明迷茫地说,"真的不知道。"
2023年,李明的情况更加糟糕。由于情绪低落,他的训练成绩开始下滑,工作积极性也明显降低。连队的几次评比,他都落在了后面。
"李明,你这是怎么了?"陈建华找他谈话,"以前的你不是这样的。"
"连长,我觉得很累。"李明实话实说,"不是身体累,是心累。"
"我理解你的感受。"陈建华语重心长地说,"但是你不能自暴自弃。即使不能升职,你也要保持军人的本色。"
"军人的本色?"李明冷笑,"什么是军人的本色?听话?服从?然后眼睁睁看着别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李明!"陈建华严厉地说,"注意你的态度!"
李明低下头,不再说话。但是心里的怨气却越积越深。
与此同时,赵文博的仕途却一帆风顺。副班长当了半年后,他又被提升为班长。而且据说,团部已经把他列为下一批干部候选人。
"文博真厉害啊。"战友们都在议论,"入伍两年就当班长了。"
"人家有本事嘛。"有人说,"学历高就是不一样。"
李明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想起了当年那个信心满满的自己,想起了父母眼中的期待,想起了妻子的支持。如今,一切都变了样。
2024年春天,李明收到了一个更加沉重的打击。
"什么?赵文博要去军校深造了?"李明简直不敢相信。
"是的。"陈建华点头,"团部推荐他参加军官培训,两年后就是正式军官了。"
李明感觉胸口发闷,呼吸都有些困难。一个入伍不到三年的新兵,竟然要去军校当军官了!而他,十年的老兵,却连个副班长都当不上。
"连长,这公平吗?"李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是公平?"陈建华反问,"论能力,赵文博不比你差。论学历,他本科毕业。论潜力,他年轻有为。为什么不能去军校?"
"那我十年的坚守算什么?"李明激动地说,"我在边防线上流血流汗,立功无数,难道这些都不值得吗?"
"值得,当然值得。"陈建华叹了口气,"但是李明,你要明白,现在的军队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仅仅有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理论基础,有发展潜力。"
李明走出办公室,感觉自己的世界完全崩塌了。十年的军旅生涯,十年的青春年华,在学历这座大山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走到了哨所外面,看着满天的星星,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明哥,在这里呢。"张小军找了过来,"大家都在找你。"
"小军,你说,我这十年是不是白过了?"李明苦笑着问。
"怎么会呢?明哥你是我们的偶像!"张小军真诚地说,"没有你们这些老兵的传帮带,我们这些新兵怎么可能适应边防生活?"
"可是我升不了职了。"李明摇头,"一辈子就是个兵。"
"那又怎样?"张小军说,"当兵保家卫国,这本身就很光荣啊!"
李明看了看这个年轻的战友,心里五味杂陈。年轻真好,还能保持这样的热情和理想。而他,已经被现实磨得体无完肤。
2024年夏天,李明的家里出了事情。
"明子,你爸住院了。"母亲王秀芬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怎么回事?严重吗?"李明急切地问。
"医生说是脑梗,需要长期治疗。家里的积蓄都用光了,还欠了好几万块钱。"王秀芬哽咽着说,"明子,你能请假回来吗?"
李明握着电话,手在颤抖。父亲今年63岁,一辈子辛辛苦苦种地,供他读书,供他当兵。现在父亲病倒了,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无能为力。
"妈,我马上申请假期回去。"李明强忍着眼泪说。
"团里批假了,可以回去一周。"陈建华同情地看着李明,"家里有事要紧,快去吧。"
李明匆匆收拾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十年了,除了正常的探亲假,他很少回家。这次回去,看到的却是满头白发的父母和债台高筑的家庭。
"爸,我回来了。"李明握着父亲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李大山躺在病床上,半边身子已经瘫痪,说话也不太清楚:"明...明子,你...你受苦了。"
"爸,别说话,好好养病。"李明哽咽着说。
"明子,医生说你爸这病得长期治疗,每个月的药费就要好几千。"母亲王秀芬拉着李明说,"你看我们怎么办?"
李明算了算自己的工资,每个月四千多,除了基本开销,能剩下的不多。而父亲的医疗费,却是一个无底洞。
"妈,我想想办法。"李明安慰母亲,心里却一片茫然。
那一周,李明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块钱暂时应急。但是长远来看,这点钱根本不够。
"明子,要不你转业吧。"妻子林小雨悄悄对他说,"在部队升不了职,工资又不高,还不如回来找个工作。"
"转业能干什么?我除了当兵什么都不会。"李明苦笑。
"慢慢学呗。"林小雨握着他的手,"我们还年轻,怕什么?"
李明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这个女人跟了他十年,从来没有抱怨过。现在家里出了事,她依然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每一个决定。
假期结束了,李明不得不回到部队。临走时,父亲拉着他的手说:"明子,别...别为我们担心,好好...好好当兵。"
"爸,我会的。"李明强忍着眼泪,转身离去。
回到部队后,李明的心情更加沉重。一边是生病的父亲和困难的家庭,一边是看不到希望的军旅生涯。他感觉自己被撕成了两半。
"明哥,听说你家里出事了?"战友刘涛关心地问。
"是的,我爸病了。"李明简单地说。
"需要帮忙吗?我这里还有点钱。"刘涛主动提出。
"谢谢兄弟,暂时不用。"李明感动地说。
战友们的关心让李明心里暖暖的,但也让他更加矛盾。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这个第二故乡,真的要离开吗?
那段时间,李明经常失眠。夜深人静时,他会想起很多往事。想起初入军营时的青涩模样,想起第一次立功时的激动心情,想起战友们的欢声笑语,想起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汗水和泪水。
十年啊,整整十年。这里有他最美好的青春回忆,有他最珍贵的战友情谊。离开,真的舍得吗?
但是现实却不容他犹豫。父亲的病情没有好转,医疗费用越来越高。母亲在电话里总是报喜不报忧,但李明知道,家里的情况很糟糕。
"小雨,我想转业了。"一天晚上,李明对妻子说。
"真的?"林小雨既惊喜又担心,"你想好了?"
"想好了。"李明坚定地说,"家里需要我,我不能再自私下去了。"
"那你舍得吗?"林小雨了解丈夫,知道他对部队的感情很深。
"舍不得,但是没办法。"李明苦笑,"十年了,我升不了职,也看不到希望。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回去照顾家庭。"
"我支持你。"林小雨坚定地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有了妻子的支持,李明下定了决心。但是要真正做出这个决定,还需要很大的勇气。
2024年9月,一件事情成为了压垮李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什么?新来的大学生要当我们班的副班长?"李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陈建华点头确认,"新分来的大学生陈志华,军事素质不错,理论基础扎实,上级决定让他担任一班副班长。"
李明感觉天旋地转。陈志华是刚分配来的大学生,军龄才两个月!而他,十年的老兵,却要在一个入伍两个月的新兵手下工作!
"连长,这不公平!"李明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我在这里十年了,十年!凭什么一个新兵能当我的领导?"
"凭什么?"陈建华也有些生气,"凭他是大学生,凭他有发展潜力,凭他符合新时代军队建设的要求!"
"那我呢?我十年的坚守算什么?"李明愤怒地说,"我立的功,我流的汗,我受的苦,这些都不算数吗?"
"算数,当然算数!"陈建华拍着桌子,"但是李明,时代变了!现在的军队需要的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你不能总是活在过去!"
"高学历?"李明冷笑,"他会射击吗?他了解边防情况吗?他知道怎么在零下30度的天气里站岗吗?"
"这些他可以学!"陈建华说,"但是你缺少的理论基础,却不是短时间能补上的!"
李明瞪着陈建华,两人的关系第一次变得如此紧张。最终,李明转身走出了办公室,留下一句话:"连长,我申请转业!"
当天晚上,李明一个人坐在宿舍里,想了很久很久。十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画下句号。这个决定,他考虑了很久,但真正说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痛。
"明哥,真的要走吗?"张小军不舍地问。
"是的。"李明点头,"该走了。"
"为什么?"张小军不理解,"你是我们的偶像,怎么能说走就走?"
"偶像?"李明苦笑,"一个十年升不了职的偶像?"
"明哥,不要这样说自己。"张小军认真地说,"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最好的兵!"
"谢谢。"李明拍了拍张小军的肩膀,"但是好兵当不了饭吃。"
第二天,李明正式向连队提交了转业申请。看着自己亲手写的申请书,他的心情五味杂陈。
"李明,你真的想好了?"陈建华最后问了一遍。
"想好了。"李明坚定地回答。
"那好吧。"陈建华叹了口气,"我会把你的申请上报团部。"
李明走出办公室,感觉自己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十年的坚守,十年的努力,最终还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但是他不后悔。家里需要他,妻子需要他,生病的父亲需要他。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那天下午3点,李明的转业申请正式提交到了团部。
申请提交后,李明反而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十年的纠结,十年的痛苦,终于可以结束了。
"明哥,听说你申请转业了?"战友刘涛找到他。
"是的。"李明平静地回答。
"为什么这么突然?"刘涛关心地问。
"不突然,想了很久了。"李明淡淡地说,"家里有事,需要回去。"
"那你舍得吗?"
"舍得舍不得都得走。"李明苦笑,"十年了,该离开了。"
刘涛看着李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大家都知道李明这些年的委屈,也都理解他的选择。
下午的时候,李明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明子,申请交了吗?"林小雨关心地问。
"交了。"李明说,"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
"你不后悔吧?"
"不后悔。"李明坚定地说,"家比什么都重要。"
"那就好。"林小雨松了口气,"我等你回来。"
挂了电话,李明心里暖暖的。有家人的支持,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晚上,战友们为李明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送别会。虽然申请还没批下来,但大家都知道,李明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了。
"明哥,敬你一杯!"张小军举起酒杯,"谢谢你这些年的照顾!"
"明哥,你是好样的!"刘涛也举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重!"
李明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眼睛有些湿润。这些人,是他军旅生涯中最珍贵的财富。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兄弟们,珍重!"
喝了酒,大家都有些感伤。十年的战友情,说断就断,确实让人不舍。
"明哥,你走了,我们会想你的。"小兵王强说。
"我也会想你们的。"李明真诚地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你们是我的兄弟。"
"那你以后还会回来看我们吗?"
"会的,一定会的。"李明点头,"这里有我最美好的回忆。"
那天晚上,李明失眠了。躺在熟悉的床上,看着熟悉的天花板,想着即将告别的一切,心情复杂得无法形容。
十年啊,十年。从18岁到28岁,人生最美好的十年都献给了这片土地。虽然没有实现升职的梦想,但是他不后悔。至少,他曾经为了理想而奋斗过,为了祖国而坚守过。
第二天,李明照常参加训练。但是战友们都能感觉到,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训练时心不在焉,说话也少了很多。
"李明,你这样不行。"陈建华找他谈话,"申请还没批下来,你还是这里的兵,要保持军人的作风。"
"是,连长。"李明标准地回答,但是眼神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芒。
陈建华看着李明,心里也很复杂。这个兵,他了解很久了。能力强,品格好,就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学历要求的新政策。如果是在以前,李明早就升职了。
"李明,其实你可以再考虑考虑。"陈建华劝他,"你的军龄长,经验丰富,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
"连长,我考虑得很清楚了。"李明坚定地说,"家里需要我,我不能再犹豫了。"
陈建华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下午的时候,李明接到了团部的电话。
"李明同志,你的申请我们收到了。"团部干事说,"按照程序,需要一周时间审批。"
"好的,我知道了。"李明回答。
"另外,团长想见见你,有时间的话请来一趟团部。"
"是!"
李明有些意外,团长为什么要见他?难道是要挽留他?还是有其他什么事情?
第二天,李明来到了团部。团长杨建国是个50多岁的老军人,在部队威望很高。
"李明,坐吧。"杨建国和蔼地说。
"是!"李明规范地坐下。
"听说你要转业?"杨建国直接问。
"是的,团长。"李明老实回答。
"为什么?"杨建国问,"在部队不好吗?"
李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团长,我家里有困难,父亲生病了,需要我回去照顾。"
"就这个原因?"杨建国盯着他的眼睛。
李明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是的。"
杨建国笑了:"李明,我了解你的情况。十年的老兵,能力很强,就是学历不够,升不了职,对不对?"
李明没有回答,但是脸色有些发红。
"我理解你的心情。"杨建国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政策确实对学历要求很高,这让很多老兵感到困惑。但是李明,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团长,我..."李明想说什么,但是被杨建国打断了。
"先别急着回答。"杨建国说,"我希望你再考虑考虑。你的申请我会批,但是我希望你能慎重决定。毕竟,十年的军龄不容易,就这样放弃了很可惜。"
"是,团长。"李明回答。
"好了,你回去吧。"杨建国挥手,"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
李明走出团长办公室,心情更加复杂了。团长的话让他感动,但也让他更加矛盾。离开,还是留下?这个问题再次困扰着他。
回到连队,李明把见团长的情况跟战友们说了。
"明哥,团长都出面挽留你了,你还走吗?"张小军问。
"不知道。"李明摇头,"我真的不知道。"
那天晚上,李明又失眠了。团长的话在他耳边回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什么时候发光呢?等他40岁?50岁?那时候还有意义吗?
第二天,李明照常参加训练。但是心情却更加沉重了。
中午的时候,他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明子,你爸的病情又严重了。"王秀芬在电话里哭泣,"医生说需要做手术,费用要十几万。"
李明感觉天塌了。十几万,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妈,别哭,我想办法。"李明强忍着眼泪安慰母亲。
"明子,要不你还是回来吧。"王秀芬哽咽着说,"家里真的需要你。"
"好,妈,我马上回来。"李明坚定地说。
挂了电话,李明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父亲病重,家里困难,他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犹豫?
下午,李明再次找到陈建华。
"连长,我的申请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怎么了?这么急?"陈建华问。
"我爸病情恶化了,需要手术,我必须回去。"李明着急地说。
陈建华看着李明红肿的眼睛,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我马上联系团部,争取加快审批。"
"谢谢连长。"李明感激地说。
"别客气,应该的。"陈建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家里有事最要紧。"
当天下午,李明的转业申请获得了特殊批准。团部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同意加急处理。
"李明,明天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了。"团部干事通知他。
"好的,谢谢。"李明回答,心情五味杂陈。
第二天早上,李明开始收拾行李。十年的物品,装了整整两个大箱子。每一件东西,都承载着一段回忆。
"明哥,这个给你留个纪念。"张小军拿出一张合影,"我们班的全家福。"
李明接过照片,看着上面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眼睛又湿润了。
"谢谢,我会好好保存的。"
收拾完行李,李明来到团部办理最后的手续。
"李明同志,这是你的转业证明和相关材料。"干事递给他一个档案袋,"祝你前程似锦。"
"谢谢。"李明郑重地接过档案袋。
就这样,李明的十年军旅生涯正式结束了。拿着转业证明,他的心情异常复杂。
下午3点,李明的转业申请正式完成所有手续。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讲,他已经不再是现役军人了。
傍晚时分,战友们来为他送行。大家都舍不得这个朝夕相处的兄弟,但也都理解他的选择。
"明哥,一路平安!"
"明哥,有空常回来看看!"
"明哥,保重!"
李明坐上了离开的汽车,透过车窗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泪水模糊了双眼。十年啊,就这样结束了。
汽车启动了,渐渐远离了那个熟悉的营区。李明最后看了一眼那片他曾经守卫的土地,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再见了,我的兄弟们。
车子在夕阳中渐行渐远,李明的军旅生涯就此落下帷幕。
当天晚上9点,李明回到了距离部队50公里外的家中。这是他和妻子林小雨租住的一间小公寓,只有60平米,但收拾得很温馨。
"明子,你回来了!"林小雨激动地迎了上来,"手续都办完了吗?"
"都办完了。"李明疲惫地坐在沙发上,"从今天起,我就是普通人了。"
"辛苦你了。"林小雨心疼地为他倒了杯热水,"先休息休息,明天我们就回老家看爸爸。"
"嗯。"李明点头,心情依然沉重。
晚上10点多,李明正在和妻子商量明天回老家的行程,突然听到楼下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这么晚了,谁还开车?"林小雨好奇地说。
李明没在意,继续收拾着行李。但是很快,他发现楼下的声音有些不对劲——不是一辆车,而是好几辆,而且发动机的声音很有特点,像是军用车辆。
"明子,你听到了吗?"林小雨也察觉到了异常。
李明走到窗边,轻轻掀开窗帘一角往下看。这一看,他整个人都愣住了——楼下停着三辆军牌车,绿色的车身在路灯下格外显眼。
"怎么会有军车?"李明心里一紧,"难道是来找我的?"
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他的转业手续都办完了,已经不是现役军人了,军队找他干什么?
"明子,那些车是不是..."林小雨也看到了楼下的车辆,脸色有些发白。
"不知道。"李明强装镇定,"可能是路过的。"
但是话音刚落,楼下就传来了敲门声。不是普通的敲门,而是那种很有节奏、很有力度的敲门声,明显是军人的习惯。
"咚咚咚!咚咚咚!"
李明和林小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
"会不会是找错人了?"林小雨小声说。
李明摇摇头,心跳加速。作为十年的老兵,他对这种敲门声太熟悉了。而且,这么晚了,三辆军车同时出现在他家楼下,绝对不是巧合。
敲门声越来越急促,显然来人很着急。
"明子,怎么办?"林小雨紧张地抓着他的胳膊。
李明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口。既然躲不过,那就面对吧。
"谁?"李明透过猫眼往外看,但楼道里灯光昏暗,看不清来人的样子。
"李明同志,我们是总部的,有紧急情况需要和你谈谈。"
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让李明心里一震。总部?什么总部?为什么要找他?
李明的手在门把手上停留了几秒钟,手心里全是汗。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房门。
门外站着三个人,都穿着军装,肩膀上的军衔让李明倒吸了一口凉气——最前面的是一位少将,身后跟着两位领导。在昏暗的楼道灯光下,三人的脸庞看起来格外严肃。
少将大约50多岁,身材挺拔,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久居高位的人。他的目光扫过李明,然后点了点头:"李明同志,我们可以进去谈谈吗?"
"可以,可以。"李明连忙让开身体,"请进。"
三位首长走进了这间简陋的小公寓。客厅里只有一张小沙发和一张茶几,显得有些拥挤。林小雨紧张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明同志,我们不是来处理你的退役申请的。"少将开门见山,声音异常严肃。他在客厅里环视了一圈,然后将视线重新锁定在李明身上。
李明感觉自己的心跳声都能被别人听到,他努力保持镇定:"那...那您是为了什么事情?"
少将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文件夹。
"三天前,总部接到了一份绝密报告。"少将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文件夹,"关于你在边防十年的所有记录。"
李明的脸色瞬间变了。十年的所有记录?为什么总部要调查他的记录?他又没有犯什么错误。
身后的大校也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听到"特殊情况"这四个字,李明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什么特殊情况?"李明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
少将站起身来,在狭小的客厅里来回踱步。
"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安全层面。"上校也开口了,眼神中透露着一种李明从未见过的严肃,"必须在24小时内确认。"
国家安全?李明感觉自己的世界在旋转。
"李明。"少将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李明的心上,"关于那件事,你确定没有..."
少将接下来的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就像被抽干了血液一样毫无血色。
豆大的汗珠从李明的额头滑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恐惧。
李明感觉自己的双腿开始发软,几乎要站不住了。
少将看着李明苍白的脸色,突然露出了一个意外的笑容。
"李明同志,你不要紧张。"少将的语气突然变得温和起来,"我们今晚来,是为了一件好事。"
李明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转折。
"好事?"他的声音还在颤抖。
"是的。"少将重新坐下,将文件夹打开,"三天前,总部收到了一份特殊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你在边防十年间的所有表现。"
大校接过话头:"李明,你还记得2019年那次山洪救援吗?"
"记得。"李明点头,"我救了12个村民。"
"不只是救了12个村民那么简单。"上校拿出一张照片,"你看看这个。"
照片上是一个小女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这是当时被你救出的小女孩,叫阿依古丽。"少将说道,"维吾尔族,当时只有5岁。"
李明仔细看着照片,记忆渐渐清晰起来。那是洪水中他救出的最后一个孩子,当时小女孩已经奄奄一息。
"她现在怎么样了?"李明关心地问。
"很好,非常好。"少将笑了,"不仅身体完全康复,而且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她的父亲是当地的部族首领。"
李明不明白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李明,你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你救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大校严肃地说,"阿依古丽的父亲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长者,你的救命之恩,让整个部族对我们军队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上校补充道:"在你救了阿依古丽之后,当地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过去一些对军队有误解的村民,现在都成了我们最坚定的支持者。"
李明开始理解了,但还是有些困惑:"这和总部找我有什么关系?"
少将站起身来,神情变得更加严肃:"李明,你知道吗?就在上个月,阿依古丽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全额奖学金。她在入学申请书上写道:'我要像救我的解放军叔叔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祖国服务。'"
听到这里,李明的眼眶湿润了。那个在洪水中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大学生。
"更重要的是,"大校继续说道,"阿依古丽的故事在当地传开后,激励了无数的孩子努力学习。现在那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比十年前提高了300%。"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上校拿出另一份文件,"根据我们的调查,你在边防十年间,类似的事迹还有很多。2020年你帮助迷路的牧民找到牲畜,2021年你为生病的老人送药,2022年你协助当地修建水渠..."
少将接过话头:"每一件事情看起来都很小,但积累起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你知道吗?在当地,'李明'这个名字已经成了军民团结的象征。"
李明震惊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这些年做的那些小事,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去年底,总部组织了一次边防地区民意调查。"大校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材料,"在问到'最信任的军人'这个问题时,你的名字被提及了347次,远超其他任何人。"
"347次?"李明不敢相信。
"是的。从5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从普通牧民到地方官员,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边防线上有个好兵叫李明。"上校的眼中闪着敬佩的光芒。
少将拿出手机,点开一个视频:"你看看这个。"
视频里,阿依古丽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大学的演讲台上发言:"十三年前,一位解放军叔叔从洪水中救了我。他告诉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兑现对他的承诺..."
李明看着视频,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个雨夜救人的情景历历在目,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救人举动,会对一个孩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今晚来找你的原因。"少将的表情变得非常认真,"总部在评估边防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时,发现了你的突出贡献。经过慎重研究,总部决定..."
少将停顿了一下,房间里的空气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决定什么?"李明急切地问。
"决定破格提拔你。"少将郑重地说,"从明天开始,你将被任命为某边防团的副团长,同时保送军事学院深造。"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李明完全愣住了。副团长?军事学院?他做梦都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机会。
"但是...但是我学历不够,而且我已经申请转业了。"李明结结巴巴地说。
"学历可以通过学习补齐,转业申请已经被撤销。"大校说道,"总部认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学历,而是看实际贡献和品格。你用十年的坚守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林小雨听到这里,激动得眼泪直流。她没想到,丈夫十年的默默付出,竟然得到了如此高的认可。
"可是我家里..."李明想到父亲的病情。
"这个你不用担心。"少将拿出一份文件,"总部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医院为你父亲治疗,所有费用由军队承担。同时,你的家属也可以随军,住房和工作都会妥善安排。"
李明感觉这一切都像在做梦。从申请转业到被破格提拔,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
"另外,"上校补充道,"总部还决定在全军范围内推广你的先进事迹。你将作为新时代军人的典型代表,到各个部队进行宣讲。"
"宣讲?"李明有些紧张,"我不会讲话啊。"
"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少将微笑着说,"你只需要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就够了。最真实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大校站起身来:"李明,你要知道,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像你这样能够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的人越来越少了。你的故事,对于激励更多的年轻军人具有重要意义。"
"李明,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命吗?"少将问道。
李明看着眼前的三位首长,又看了看身边的妻子。十年的坚守,十年的委屈,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我愿意!"李明郑重地回答,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感激。
"很好。"少将满意地点头,"明天早上8点,车会来接你去军区报到。"
临走前,少将握住李明的手:"李明,真正的军人精神不在于职务的高低,而在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你用十年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
三位首长离开后,李明和林小雨紧紧拥抱在一起。
"明子,你值得这一切。"林小雨哭着说,"十年了,终于有人看到了你的付出。"
李明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五味杂陈。那些在边防线上的日日夜夜,那些默默无闻的坚守,原来都没有白费。
第二天一早,当李明穿上崭新的军装,肩膀上佩戴着副团长军衔时,他想起了那些还在边防线上坚守的战友们。他决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初心,金子总会发光。
在赴任的路上,李明收到了一条短信,是阿依古丽发来的:"李明叔叔,听说您要当副团长了,我为您感到骄傲!我会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像您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看着这条短信,李明笑了。十三年的时光荏苒,那个被他从洪水中救出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为优秀的大学生。而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肩负重任的军官。
从一个面临转业的老兵,到被破格提拔的副团长,李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内心的坚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那些默默无闻的付出,都会在某个时刻得到最好的回报。
军营生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李明的十年坚守,最终换来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这或许就是对所有军人最好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