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乌局势僵持不下的时候,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句直言不讳地提醒,敲响了乌克兰的警示钟。
卢卡申科毫不掩饰地表示,西方迟早会撤退,到那会儿,乌克兰可能会陷入被瓜分的境地,这一句直白的提醒,把乌克兰目前的尴尬局面指出得清清楚楚。
一唱一和的连环计
10月12号,虽然两件事看起来没啥关联,但其实都在给乌克兰施加压力。当天,特朗普在赶往以色列调解加沙局势的飞机上,透露了个消息,威胁如果俄乌冲突不停止,他就会向乌克兰送“战斧”巡航导弹,说这可是俄罗斯最不愿意看到的“杀手锏”。
不过话风变了,他又当众挖苦泽连斯基,建议他还是坐下来谈谈可能会更合适。说到底,特朗普真正的心思可能不完全是帮乌克兰收复失地,而是想通过促成和平来争取诺贝尔和平奖,同时还趁机在欧洲市场推销武器。
几乎在同期,卢卡申科也喊话了,他直言只要泽连斯基不马上坐下来谈,乌克兰这个国家“恐怕就不存在了”。
卢卡申科的底气主要来自俄军在前线不断推进的局势,他的说法和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都把谈判停滞的责任归咎于乌克兰。特朗普则用先进武器做诱饵,卢卡申科则以国家灭亡为威胁,两下齐发,给乌克兰制造了双重压力。
在这个情势下,泽连斯基政府的态度变得明显软化了些,组建了包括外交部长瑟比加在内的和平谈判团队,立场也从以前的强硬逐渐转向了缓和。
真真假假的战场筹码
到目前为止,俄乌冲突的发展变得相当复杂,不光战事进展不一,经济状况也陷入了纷繁不清的状态。从俄罗斯那边说,乌克兰的攻势确实让他们的能源经济蒙受了不小的打击。今年头八个月,俄罗斯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涨了不少,涨幅超过一半,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限购措施。
油气类的财政收入同比腰斩,成品油的出口量也减少了三成左右,大概有四成的炼油厂一度停止生产,一些重要的设备可能会永远废弃。不过,俄罗斯在军事方面依旧占有一定优势,俄军不断在前线推进,俄方还声称今年新占了差不多4900平方公里的土地,西方的智库也承认乌克兰今年失去了大约35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普京还透露正在提升防空力量,准备推出一款新型武器,人们猜测可能就是“松树”系统的升级款,具有不用发射电磁波、靠光电感应的特点,隐蔽性特别强,这也为俄罗斯在战场上增添了一层保障。
反观乌克兰如今挺紧张的,面临“断奶”的危险,战事不太顺利,西方的援助也渐渐降温了。美国大幅度缩减了援助资金,德国以技术问题为由推迟交付装备,法国也减少了财政上的支援。这么多年打仗下来,乌克兰的国力被耗得差不多了,为了争取援助,只好跟美国签了一份关于矿产资源的协议。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虽然经济受到了冲击,但在军事上还能坚持,而乌克兰虽然心志坚定,可外援的支持也变得不太稳定。两边陷入了一种“你也难搞,我也难受”的僵局,这让“再打下去两败俱伤”的想法逐渐深入人心,也为俄方和卢卡申科推动谈判营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
亡国灭种的终极恐惧
卢卡申科的警告可不只是关于战场上的得失那么简单,他还提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乌克兰的国家存续问题。
他透露,白俄罗斯打算建第二座核电厂,完工后主要为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俄控制区供电。这个动作实际上把乌克兰东部的能源基础设施跟俄白两国紧紧连在一起,几乎可以说是在默许这些地区的分裂。
普京在9月26日的会谈中,对于建核电站的投资建议没怎么直接回应,这其实反映出俄罗斯的战略底线。也就是说,在还没有在战场上占下一席之地之前,他并不会贸然投入大量资金。
卢卡申科还打算预料,说要是乌克兰的实力耗尽,最终崩盘,那些在西边的邻国,比如波兰、匈牙利啥的,可能就会趁机出手,分一杯羹,把乌克兰的西部领土搞到手。这么一来,乌克兰就像变成了一块可能被东西两边同时蚕食的大蛋糕,局势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
结语
卢卡申科跟特朗普一搭一唱,导致乌克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现在泽连斯基政府面临着棘手的选择,谈判的意义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得考虑的不是怎么夺回失地,而是怎么确保乌克兰这个国家别在地图上变成泡影。
乌克兰现在站在一个特别难走的十字路口,前途充满变数。在大国的角逐中,能不能在压力之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还得看未来的局势怎么演变。
这次局势的发展真让人揪心,乌媒透露卢卡申科曾警告乌克兰,若局势继续恶化,可能会让乌还没有彻底独立就“消失”了,指责泽连斯基的行为还让谈判变得困难重重。与此同时,特朗普也表达了态度,透露或许会向乌提供“战斧”导弹,这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而卢卡申科则坚称,美方不会向乌交付“战斧”导弹,想着也许这能缓解一些紧张气氛。局势一天比一天紧绷,走向变得难以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