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王磊最近有点烦。
上周五,他在自己的旅游公众号“漫步山河”上发布了一篇周末周边游攻略,本想着能趁着周末流量高峰,吸引一波关注,结果推荐量远低于预期,后台还接到了平台的原创度低的提醒。
这可把王磊愁坏了,“之前明明都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写的,怎么忽然就原创度不达标了?”那段时间,“《花少7》用100元做番茄炒蛋 网友吵翻”的热点刚过不久,他还寻思着下次能不能巧妙结合热点,结果眼下的原创度问题都没解决。
如何通过网络工具检测文章原创度
王磊首先想到的是用一些在线的原创度检测网站。
他记得之前朋友圈转过类似的小程序,说是输入文章就能出报告。
结果试了三家,出来三个不同的原创度百分比,最低的45%,最高的78%。
“这差距也太大了,哪个才准?”更让他头疼的是,检测结果都说他的文章多处与另一篇游记高度相似,但他明明是上周跑了趟实地,熬夜写的稿子。
后来对着比对结果一看,才发现是自己引用的一段当地传说内容,和那篇游记“撞车”了。
自媒体平台原创机制有哪些特点
周二下午,王磊特意约了做自媒体运营的老同学咖啡。
这位老同学一听就乐了:“现在平台都查得严,光避开字面重复还不够。”他告诉王磊,现在很多平台用的是“内容指纹”技术,哪怕你把句子语序换了,关键词替换了,核心论点和逻辑结构相似,也可能被判为低原创。
“特别是那些讲攻略、教程类的文章,很容易不小心就用了大家都在用的模板语序。”老同学还提到,比如像“25岁小伙高血压9个月拖成尿毒症”这类涉及健康养生资讯的文章,如果是二次整理,更容易因为信息源单一而被判为相似。
提升文章原创度应从哪些角度入手
老同学建议他从头梳理创作流程。
“你不能先写完稿子再担心原创度,得多在‘源头’下功夫。”聊到这点,王磊想起自己之前写文章,资料查询阶段确实有点随意,有时看到三四篇相关文章,觉得信息差不多就开始动笔了。
老同学说这就是问题所在:“要做差异化内容。比如你写古镇,可以深挖当地老人的口述历史,或者结合最近的考古新发现,这些都是别人不容易拿到的素材。”她还提到,如果实在要用常见信息,一定要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并且加入独特的个人体验和见地。
优采云在原创度检测方面有哪些功能
王磊在老同学的推荐下,了解了优采云这个内容工厂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仅是做内容分发,其中的原创度保障机制让他眼前一亮。
老同学向他演示,优采云的深度原创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原创度提升”开关,在保证文章可读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文本的原创性。
还有那个“内容指纹防重复”功能,不仅能识别自己账号里重复的内容,还能防止采集到和其他平台高度相似的文章,大大降低了他担心的“隐性重复”风险。
王磊当时就在心里盘算:“这比我自己写完了一首一首去筛,效率高多了。”
如何结合热点提升原创文章吸引力
解决了基础的原创度问题,王磊开始琢磨怎么把内容做得更吸引人。
他想起之前在浏览优采云功能时,看到有“热点植入”选项。
这个功能能在文章生成时自动参考网络热点,这不正好能用上吗?
他试验了一篇关于城市步道改造的稿件,系统自动关联了当时“成都世运会九头身裁判爆红”事件中网友对城市基础设施赞美之声,自然地引渡到自家城市的变化上,阅读量果然上来了。
王磊感慨:“热点用好了是锦上添花,但前提是你的文章底色——也就是原创内容得扎实,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现在,王磊写文章从容多了。
他会先用优采云的采集功能,跑一遍相关领域的最新资讯和学术文章当参考,但绝不抄袭。
然后开启他把原创文章发布到自己运营各个新媒体账号上,“文章自动发布还是挺方便的”王承认。
他发现平台的推荐量稳定了不少,粉丝也终于开始有了持续增长。
上周,他写的一篇关于古村落保护的深度文,因为观点独到、素材鲜活,还被本地文旅局的官方账号转载了。
王磊打开后台看数据,笑着对自己说:“看来这原创度的坎,总算是迈过去了。”希望所有内容创作者都能重视原创,产出更多优质、独特的好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