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买辆越野车,结果成了家里最大的“话题制造机”。想当年,掏钱那一刻我还挺自信,觉得自己不光是个老父亲,简直就是给儿子拉开人生副本的那个人。结果现在,每回吃饭一聊起这车,场面就像世界杯点球大战,大家都不敢多说一句,生怕踩雷。
那车刚到家那阵儿,儿子拍照发朋友圈,配文都带劲:“从此以后,公路是舞台。”我看着他那劲头,心里还琢磨:这钱花得值。谁能想到,现实比剧本还魔幻。前脚刚买,后脚儿子就恋爱了。女朋友一瞅这车,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城市通勤开这玩意儿,油钱够我买一年奶茶。”我在旁边装没听见,心里却想,这油耗,确实有点狠。
后来,小两口一讨论,合计着要换小轿车。我这心情,跟看国足踢点球差不多——心里明明知道结果,还是忍不住盼着有奇迹。去二手车市场,车商扫一眼,报价20万,语气那叫一个淡定:“大哥,行情就这样,改装配件没人要。”一刀割掉15万,连带着我那点自尊也给割没了。那一刻,真想把车直接停门口,拉块布写上“此车有故事,免费听”。
说到改装,别说没花心思。避震升了,轮毂换了,车灯夜里亮得跟舞台灯似的。那会儿越野圈儿风头正劲,社交平台全是自驾穿越、荒野求生的视频。我琢磨着,咱儿子在朋友圈也能当个“户外大V”。结果没两年,风向说变就变。新能源横空出世,SUV和越野车在城市成了“油老虎”,追求省油的年轻人一夜之间都奔小轿车去了。二手车行情掉得比股市还快,谁还在乎你当初花了多少心思。
我有时候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喜欢当导演。想给儿子安排一场热血青春,结果人家想过的就是小日子。家长的“用心良苦”,有时候反倒成了孩子的“精神负担”。身边那几个朋友,有的给孩子买了钢琴,结果一直落灰;有的买了电竞椅,最后还是成了晾衣架。谁家没遇上过类似的“豪赌”?
要说不心疼是假话。每回夜深人静,想到那15万,心里头一阵翻江倒海。可有时候转念一想,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试错。别说,体育圈里也有类似桥段。某球星年轻时买了辆豪车,后来结婚生娃,老婆一句话:“太高调了,换辆低调点的吧。”球迷们笑他“接地气”,他倒说:“能让家里人舒服,咋都值。”有钱人的烦恼,有时候真能让人笑成内伤。
车搁家门口,儿子忙着上班,女朋友催着换车。邻居路过,还调侃一句:“这车都能开去西藏了,咋天天原地待命?”我只能干笑两声,假装自己很淡定。其实吧,谁家不是在城市和理想之间找平衡?越野车像极了那段不顾一切的青春,轿车则是生活的答案。一个讲情怀,一个拼实用。
你要真问我后悔吗?说不上。那段陪儿子自驾的日子,的确有过热血沸腾。朋友圈、抖音、微博,图片视频一大堆,至今还在手机里翻来覆去。只是,生活变了,梦想也得换挡。
哎,别提什么“以后带着越野车自驾游”,那都是理想派画饼。现实是,油价一天一个样,车位越来越难找,新能源补贴政策天天变,政策和经济数据一出,看得人脑壳疼。二手越野车市场,冷得跟冬天的澡堂子,行情一滑到底。说什么“留着以后还能升值”,那都是“理想型网友”的玄学。
其实有时候想想,真不如把这台越野车拍成段子发到自媒体,说不定还能圈点粉丝。网上流量那么大,谁知道下一个“家庭情怀梗”会不会火?就像体育圈里,哪个明星突然搞个反转人生,媒体就爱跟风,“情怀经济”说出来都是泪。
你要问我现在咋想?还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评论区。要不你们支个招?是咬牙硬扛,等行情回暖?还是赶紧割肉,换辆省心的新能源?或者干脆一拍脑门,开着越野车去送外卖,体验一把“全地形快递”?反正我现在,已经练就了随遇而安的本事。你说,生活这场球赛,谁还没踢飞过几次点球?
哎,车还停在楼下,儿子和女朋友在为“买什么车”争论不休。我呢,泡着茶,看着窗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一腔热血。至于将来?谁知道呢,反正现在这台越野车,就像家里的定时故事机,每天都能蹦出新话题。你们也说说,家里要是有辆“高燃”越野车,该怎么整才最有性价比?别光乐呵,来点实招,评论区等你们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