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四代机竟敢叫板五代机?"当美军F-35隐身战机再度撤离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时,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场景正被写进军事史册。西部战区空军飞行员李超驾驶的歼-16战机,用一场教科书级的空中对抗,让美军尝到了"硬闯红线"的苦头。
这场发生在东海之上的空中博弈,始于美军F-35编队的蓄意挑衅。雷达屏幕上,两架披着隐身外衣的五代机正逼近我国防空识别区。"情况紧急!"李超与战友驾驶的歼-16战机呼啸升空,两架四代机对阵两架五代机的较量就此展开。当敌我战机距离缩至10米时,李超突然来了个"桶滚倒飞",让F-35的飞行员瞬间慌了阵脚。更让美军意外的是,歼-16的雷达竟率先完成锁定——这意味着中国战机已做好开火准备。
"这不是运气,是体系给的底气。"军事专家指出,歼-16能精准锁定隐身战机,背后是空警-500预警机、地面米波雷达甚至055大驱的协同作战。当美军F-35试图用隐身优势"偷袭"时,中国早已织就一张立体探测网。这种"天网恢恢"的作战模式,让五代机的隐身能力大打折扣。
飞行员李超的"狠劲儿"同样令人惊叹。这位参加过国庆阅兵的老将,在缠斗中展现出教科书般的战术素养。这种"狠"源自高强度训练:中国飞行员每年要飞150-200小时,比美军还多出数百次模拟空战。更关键的是,歼-20与歼-16的常态化体系对抗,让中国空军摸索出"以四代机配合五代机"的独特战法——就像最近模拟战中,歼-16曾"击落"歼-20的惊人案例。
这场对抗的余波至今未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军F-35自此再未靠近中国近海,这种"用脚投票"的反应,远比任何声明更有说服力。专家分析,中国空军已实现从"被动拦截"到"主动拒止"的跨越:预警机当"千里眼",雷达当"顺风耳",四代机五代机配合如臂使指。
当美军司令官承认"中国战机在空警-500支持下极具威胁"时,东海的浪花正见证着中国空军的蜕变。从单机格斗到体系作战,从被动防御到战略威慑,这场10米近距对抗背后,折射出中国空军二十年体系化建设的厚积薄发。正如歼-16机翼划过的航迹,中国空军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蓝天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