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在风雨飘摇中撑起整个江山的人,真不少。但你知道吗?有这样一位将军,他一生解围化险,处理过许多让人汗毛倒竖的危机关头。他是李天佑。1960年代,高层风云变幻,社会风雨如晦,谁都觉得自己像坐过山车。这时,有一个问题悄悄浮现在中国人的心头:在那个连自己命运都无从掌控的年代,到底有谁还能在关键时刻选择担当?李天佑用实际行动给了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答案。
一边是运动席卷全国,红卫兵横冲直撞,连总参都弄得鸡犬不宁;一边是李天佑这样的老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些人说,局势失控,还是自保要紧,别趟这浑水。但李天佑就是不信这个邪!当外部力量被人担心会空降京津平原,对首都安全构成威胁时,老李不顾身体生病,果断调兵驻守。他的报告一上去,毛主席一拍桌子同意,部队就雷厉风行进驻北京、天津。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天佑“只是守家”,没他什么别的事儿时,他偷偷还在盯着风头最紧的运动场。
运动越来越猛,有人闹事,有人趁火打劫,连军队院校都开始“你打我,我打你”。老百姓站在一旁,谁都琢磨不明白,这么的乱局到底有几分能收场。有人记得那一幕:李天佑正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体还虚弱着,突然接到通知,说张爱萍、张宗逊两位副总长竟被学生带走了!这要搁一般人,估计只好推说身体吃不消,可李天佑一骨碌拔了针头就抓电话,连夜给军委和总参“文革”办公室打电话,坚决反对这种“无法无天”。街头巷尾人都议论,谁那么胆大敢和运动叫板?可有人说,李天佑心底光明,再难的事,他都说:“不管运动归谁,我可不能不管犯法的事!”不少在夹缝中挣扎的普通人,听到这句话都觉得有盼头,至少还有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但风暴来的时候,哪有那么容易停下。譬如那次张家口技术工程学院被“夺权”,小到干部学员,大到领导老师,总共160来口人,一下子被闹得人心惶惶。李天佑本想息事宁人,先派个调查组,跟大家坐下来谈一谈,没想到两天就挺不住让人家赶了出去。接着又派工作组,连门都没进,遭围堵。你说,这叫什么事?领头的都打了退堂鼓,普通人更慌了神。外表上看,运动风头好像过去了,可暗地里早已涌起新的不安。造反派没消停,学员老师进退两难。反对李天佑干预的人开始背地议论,说啥“别多管闲事,军队哪能插手院校?”有人甚至还以“出兵收复香港”为题给李天佑出难题,明显就是故意难为人。李天佑哭笑不得,他没被骂怕,只是觉得很多事,有理说不清。你看,这风暴中央的平静,不过是假象,暗流涌动,随时会有新的雷霆。
突然出现了大转机。李天佑不但没认怂,反而硬气地把六十五军调来,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直插学院大门。枪杆子一晃,闹得厉害的头头们纷纷收敛。最妙的是,李天佑这回不是“摆威风”,而是在军队压力下,帮那些被“赶”出去的干部学员重新集结,还安排好过冬衣被,照顾得面面俱到。不久,风声渐息,流离失所的人重回原位。到了1968年春,李天佑亲自再访学院,当院领导战战兢兢地说担心被撤销,李天佑立即分析:“技术人才是宝,撤了太可惜,院校没了骨干等于拉个空架子。”他还亲手安排,把有危险的骨干安排进干校“避避风头”,一句“有事我担着”成了很多人心里的主心骨。说到底,他的气魄和担当让那些走投无路的人重得勇气。这也是多年后,院校里落难的人都念念不忘他的大恩。
谁都觉得事情总算熬过来了,可好景不长,表面的平静下藏着新的危机。不久之后,运动风潮又起,不光院校动荡,社会上都在“拉名单”“下放劳动”。许多老同志的家属也跟着遭殃。1966年李达上将被隔离审查,他的孩子们收到下乡通知。李天佑得知后马上出面,把孩子们送去了总参“五七干校”,也为其他老战友家属寻找去处。这情景,有点像屋漏偏逢连夜雨,难刚平一头,另一头又添堵,有人感慨:“李天佑就是个救火队长,哪边危急他往哪冲。”但这种护佑背后,又有多少人能看到他日渐消瘦、疾病缠身?院校和普通人虽然得到喘息,但整个环境的分歧却越来越深。越来越多人在动荡中各说各话,很难再有共识。李天佑再强,能扛得了所有人的担子吗?谁心里都没底。
有人说,李天佑是“老好人”,什么处境都出面。这种极有担当的做法看上去很伟大,可真仔细一琢磨也让人心酸。你说,他这么敢管、敢担责任,到头来换来什么呢?运动狂风还不是该咋刮咋刮,运动完了人家一拍屁股走人,他一个人能顶得过整个洪流?假如每次风头火势都等着有个李天佑出面“收拾残局”,咱们怕是永远学不会自家管自家的道理。这事中国人都清楚——有担当的人确实可贵,但更应该反省我们这个体制,是不是总爱“拔一根钉子换一批马”?李天佑当“靠山”,靠的是胆量、人格、信誉,可180斤的将军再有力气,也托不住整盘棋局。别人都夸他顾大局,但顾大局的下场,经常就是“千斤重担压身”,说不定还背个锅。好人两个字,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苦。
李天佑累死累活,扛了八年雷,却未能左右大势。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不是永远只能等一个“李天佑”,还是该学会自己扛事、自己担当?那些一味推看、袖手旁观的,难道真的没有一点责任?你觉得,一个靠个人撑起来的体系,够不够安全?李天佑式“好靠山”究竟是制度的骄傲,还是一声无奈?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来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