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呼唤“破壁行动”

admin 2025-08-30 03:15 新闻动态 123

老顾蹲在田埂上,手里的烟头忽明忽暗。

眼前这片矿坑像被狗啃过的馒头,坑坑洼洼绵延上千亩。

最深的地方能装下二十层楼,蓝汪汪的积水晃得人眼晕。

"这哪是矿坑,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的烂摊子!"他狠狠啐了一口。

十年前这里还是肥得流油的好地,种啥长啥。后来开矿的来了,轰隆隆的机器声日夜不停。庄稼汉们拿着补偿款乐得合不拢嘴,谁成想矿挖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人,留下这一地狼藉。现在倒好,地里长不出庄稼,井水还带着股铁锈味。村里人天天骂娘,可骂归骂,谁也没辙。

矿上的人倒是挺会打马虎眼,每年给村里六万块钱算是承包费。老顾掰着手指头算过,这点钱连填坑的零头都不够。镇上领导也挠头,开会时说得天花乱坠,散会后就没了下文。"这帮人就会打官腔,正经事一件办不成!"村委会的老张气得直拍桌子。

往北走两百里的迁安市情况更糟。七百多亩的矿坑像个大脸盆,最深的地方七十多米。矿企早转地下开采去了,地上的烂摊子压根没人管。自然资源局的干部私下嘀咕:"这些老板精着呢,地上赔钱地下赚,两头都不耽误。"

钱确实是个大问题。秦皇岛海港区攒了六十家矿山的保证金,拢共两千八百四十万。听着挺多,真要修起来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去年试着用粉煤灰填坑,结果北林子村那边又出了幺蛾子——矿坑通着地下水,填了怕是要出大事。工程队的小伙子们直嘬牙花子:"这活儿干得真憋屈,跟打补丁似的。"

徐水区那边倒是想出了个妙招。他们把修山挖出来的土石方卖了四亿多,转头又投到生态修复上。可惜好景不长,资金链说断就断,工程车在工地上趴窝好几个月了。负责这事的刘主任天天接投诉电话,嗓子都哑了:"咱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谁知道河中间水这么深。"

满城区的做法更绝。他们搞了个"挂网喷播"的新技术,像给山体贴面膜似的,省时省力还省钱。开采方式也改了,把竖着切变成横着切,跟切火腿似的,一层一层来。这么干虽然审批慢点,但后续麻烦少多了。技术员小王说得挺形象:"这就跟吃饭一个理,细嚼慢咽总比狼吞虎咽强。"

专家们也没闲着,整天琢磨怎么把烂摊子变聚宝盆。有人提议在矿坑里搞养殖,养鱼养虾;有人琢磨着发展光伏发电,晒着太阳就能赚钱;最绝的是那个把酸性矿坑水做成电池材料的点子,听得人一愣一愣的。中国矿大的教授带着学生在内蒙古搞试验,硬是把寸草不生的矿区整得绿油油的,植被覆盖率从四成五提到八成五。老牧民巴特尔直竖大拇指:"这帮读书人真有两下子!"

新出台的《矿产资源法》算是给这些乱象上了道紧箍咒。白纸黑字写着"谁破坏谁修复",再想耍赖可没那么容易了。全国两万多个监测点盯着地下水,水质水温实时更新,比天气预报还准。自然资源部的巡查组三天两头往下跑,矿老板们再也不敢打马虎眼了。

老顾最近往镇上跑得勤,听说要引进光伏项目,他得帮着张罗土地流转的事。站在村委会门口,他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修复工地,突然咧嘴笑了:"等这些矿坑都种上庄稼,咱村指定能富起来。"风吹过刚喷播的草籽,泛起一层细碎的绿浪。

矿坑边的野花开得正艳,几只蝴蝶在花丛里蹿来蹿去。修复队的工人们蹲在路边吃盒饭,有人哼起了小曲。太阳照在积水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这片曾经千疮百孔的土地,正在慢慢恢复生机。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中国果然没有看错朝鲜,金正恩一声令下,导弹布置在中朝边界
下一篇:独居大爷的退休金被冒领半年,他想起社区民警的话打了一个电话,事情有了转折,可最终结果却让人无奈又心酸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