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瑜伽:开镰仪式的创意之争…
10 月 18 日,浙江宁波象山县涂茨镇汤岙村的 “2025 花漾汤岙・音乐稻香季暨第七届象山开镰仪式” 上,一幕场景引发全网热议:稻田中央的舞台上,身着瑜伽裤的表演者舒展身姿,金黄稻浪环绕其间,奇特的搭配让网友直呼 “看不懂”。
争议源于一段现场视频。画面中,瑜伽表演者在稻田舞台上做着高难度动作,周边仍有挂穗稻谷矗立。一位网友在视频中愤怒质问:“你们把人家稻子都给踩了,人家老百姓都在骂,什么素质?如果是我的稻田,我拿棍子赶你们!” 这番话瞬间点燃舆论,网友纷纷指责活动 “糟蹋粮食”“形式主义”。
面对汹涌质疑,涂茨镇政府于 10 月 19 日迅速回应,揭开了事件真相。工作人员表示,活动前已对表演区域及通道的稻谷进行提前收割,地面铺好稻草后再放置瑜伽垫,完全不会损伤农作物。
“每一粒稻谷都是农户辛苦种出来的,要是浪费粮食,农户第一个不同意。” 他强调,该活动实为农旅融合项目,能带动粮食销量和旅游收入,农户与活动方都不会允许浪费发生。
现场目击者杨先生的说法也印证了官方回应。他透露,当地丰收季活动向来丰富,“稻田里打年糕、抓鱼都有,瑜伽只是新增节目”,且表演区域确实搭有专用舞台,周边通道早已清障。这一澄清化解了 “浪费粮食” 的核心争议,但网友的讨论并未停歇。
“真的毫无美感,倒像是群魔乱舞!”“肯定给钱了,不然谁愿意让踩地?”“人真不能吃太饱”,社交平台上的吐槽直指场景违和感。
新京报等媒体也评论指出,开镰仪式的核心是庆祝丰收、传承农耕文化,瑜伽与稻田 “八竿子打不着”,强行混搭既无逻辑也无意义,这样的 “脑洞” 实属跑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并非首例 “稻田创意”。作为连续举办七届的传统活动,当地今年以 “一序、二分、N 体验” 为框架,新增稻田音乐会、茶会等项目,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参与。初衷本是通过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但瑜伽表演的争议却让焦点失焦。
如今争议渐平,“浪费粮食” 的质疑已被事实澄清,但创意与主题的适配性讨论仍在继续。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创新注入活力,但创新不该脱离农耕本质。
正如评论所言,若将瑜伽换成割稻体验等贴合主题的环节,或许既能保留乡土特色,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 这或许才是农旅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